[发明专利]利用导轨型钢的涵体推进工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8943.1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8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金东禹;金东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东禹;金东秀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金龙河,穆德骏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导轨 型钢 推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隧道的构建方法,更详细地,涉及利用导轨型钢的涵体推进工法,在压入防护用钢管来加固地面之后,当推进混凝土涵体时,能够利用形成于钢管内并与涵体相接合的导轨型钢来对地下隧道精密地进行施工,且能够使上部地面受到的影响最小化。
背景技术
在构建地下隧道时优选的方法之一的顶升工法(front jacking method)作为为了减小对位于地下隧道上部的道路或江河等产生的影响而不挖掘道路等地表面、而在保持土皮的状态下构建地下隧道的非开凿工法之一,在隧道区间的前后构建作业基地,并在隧道端面的外侧进行管道回路的施工之后,挖掘管道回路的内侧,并推进预先制造的涵体,以这种步骤来构建地下隧道。
由于这种顶升工法预先制造混凝土涵体,因而容易管理涵体的质量,并且,由于形成涵体的混凝土已经整体上达到规定的强度,因而在隧道的构建中可以保证结构体及作业者的安全性。
R&C(roof&culvert)工法作为对上述顶升工法进行改良后的工法,将涵体的剖面和作为防护用的管道回路的剖面制成一致,并在推进涵体时将涵体推至管道回路,从而可以使涵体的上部的土皮变薄,且可以再次利用管道回路。
但是,由于上述顶升工法及R&C工法在推进涵体时因作用于涵体的外表面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而使土被推向涵体推进的方向,对上部地面产生影响,需要很大的牵引力,在牵引时存在因作用于涵体端部的集中载荷而可能导致涵体的端部破损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本申请人申请了申请号10-2013-0036228(未公开)的“基于涵体牵引的地下结构物的施工方法及其使用的涵体的结构”。如图1所示,上述发明申请作为对地下结构物进行施工的方法,以如下方式进行,即,在所要放置地下结构物的工作区间形成方形管复合体,上述方形管复合体具有如同涵体100的剖面形状的空间部61,在上述空间部61内设置辊来确认定位,并且在推进预先制造的涵体100之后,去除方形管复合体60的下板及涵体100的内部的沙土,在上述方法中,由于方形管复合体60的内部为空心,且涵体100的外表面和地面通过方形管复合体60而分离,因而在推进涵体100时,与以往的顶升工法及R&C工法相比产生很小的摩擦力,由此不仅可以以较小的推进力也可以推进涵体100,还可以使上部地面受到的影响最小化。
但是,上述发明申请的方法是仅可适用于涵体100的剖面具有一个封闭空间的情况的方法,在涵体因被内壁划分而具有多个封闭空间的情况下,应先对与内壁相对应的位置进行挖掘,使得在牵引涵体时内壁能够通过,因而无法最大限度地利用上述发明申请的优点。并且,在预先制造的涵体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仅以方形管复合体内的辊来维持涵体的定位存在极限。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利用导轨型钢的涵体推进工法,在混凝土涵体具有复杂的剖面的情况下也产生较小的摩擦力,因而可用最低限度的推进力来推进涵体,并且可以进行精密的施工,从而可以构建具有高质量的地下隧道。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利用导轨型钢的涵体推进工法,作为用于构建地下隧道的涵体推进工法,上述利用导轨型钢的涵体推进工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在地下隧道的待施工区间之前构建推进基地,在地下隧道的待施工区间之后构建到达基地;步骤b),与涵体的外壁及顶板的待施工位置相对应地打入多个钢管,并去除钢管内部的沙土而形成钢管复合体;步骤c),与导轨型钢的插入位置相对应地在钢管复合体的内部设置辊之后,向上述钢管复合体内插入导轨型钢;步骤d),在推进基地制造涵体,并使上述导轨型钢的端部与涵体相接合;步骤e),去除形成钢管的部分中与涵体干扰的部分及涵体前方的沙土,并推进涵体;步骤f),解除上述涵体和导轨型钢的端部之间的接合;及步骤g),在上述涵体的外表面和钢管的内表面之间填充砂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利用导轨型钢的涵体推进工法,上述利用导轨型钢的涵体推进工法的特征在于,上述钢管的剖面为方形或圆形。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利用导轨型钢的涵体推进工法,上述利用导轨型钢的涵体推进工法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c)中,导轨型钢的端部以向推进基地侧突出的方式插入于钢管复合体内,在上述步骤d)中,以突出的导轨型钢的端部埋入于涵体内的方式制造涵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东禹;金东秀,未经金东禹;金东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89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型材
- 下一篇:自助交易终端机及其保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