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容障的方法和数据处理系统和包括用于容障的计算机可用代码的存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8695.0 | 申请日: | 2014-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9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D.格里菲思;A.A.杰德;M.R.奥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罗方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邸万奎 |
地址: | 开曼群*** | 国省代码: | 开曼群岛;K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并行 进行 处理 | ||
1.一种利用分簇数据处理环境中并行性进行容障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检测第一计算节点中的故障,第一计算节点服务于一簇计算节点中的应用;
从动作集合中选择动作的子集,把所述动作集合配置为将应用的服务从簇中的第一计算节点转递于第二计算节点;
对动作的集合重新排序,从而能够在动作集合中第二动作子集之前执行动作的子集;
为第一计算节点设置等待周期;
允许第一计算节点在等待周期期间继续服务于簇中的应用;
在等待周期期间,与服务于应用的第一计算节点并行地执行第二计算节点处的动作的子集;以及
响应于在等待周期期间从第一计算节点接收活动的信号,退出簇中第二计算节点的并行操作;
其中,执行动作的子集包含:完成接管的准备任务,并且,动作的第二子集的执行结束了第一计算节点和第二计算节点的并行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动作的第二子集终止了来自第一计算节点的应用的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含:
监视第一计算节点,其中,所述监视包含:检测第一计算节点是否正在执行簇活动和第二活动;以及
响应检测到第二活动以及未检测到簇活动,向簇通知:第一计算节点部分地可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含:
在从第一计算节点向第二计算节点转递应用的服务期间,接收指示暂停第一计算节点的指令;以及
响应所述指令,终止第一计算节点的输入/输出操作而不是暂停第一计算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含:为第一计算节点设置响应宽限周期,其中响应宽限周期是对其中期望第一计算节点从故障恢复的时间估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含:
监视第一计算节点,其中所述监视包含:检测第一计算节点是否正在执行簇活动和第二活动;以及
响应未检测到第二活动以及未检测到簇活动,向簇通知:第一计算节点为不响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含:为第一计算节点设置网络宽限周期,其中,网络宽限周期是对其中期望用于与第一计算节点通信的网络部件变为可操作的时间估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簇活动包含:检测第一计算节点是否发送心跳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第二活动包含:检测第一计算节点是否执行输入/输出操作。
10.一种计算机可用存储设备,所述计算机可用存储设备包括利用分簇数据处理环境中并行性进行容障处理的计算机可用代码,所述计算机可用代码包含:
用于检测第一计算节点中的故障的计算机可用代码,第一计算节点服务于一簇计算节点中的应用;
用于从动作集合中选择动作的子集的计算机可用代码,把所述动作集合配置为将应用的服务从簇中的第一计算节点转递于第二计算节点;
用于对动作的集合重新排序,从而能够在动作集合中第二动作子集之前执行动作的子集的计算机可用代码;
用于为第一计算节点设置等待周期的计算机可用代码;
允许第一计算节点在等待周期期间继续服务于簇中的应用的计算机可用代码;
在等待周期期间,与服务于应用的第一计算节点并行地执行第二计算节点处的动作的子集的计算机可用代码;以及
响应于在等待周期期间从第一计算节点接收活动的信号,退出簇中第二计算节点的并行操作的计算机可用代码;
其中,执行动作的子集的计算机可用代码包含:用于完成接管的准备任务的计算机可用代码,并且用于执行动作的第二子集的计算机可用代码结束第一计算节点和第二计算节点的并行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计算机可用存储设备,其中,动作的第二子集终止来自第一计算节点的应用的服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罗方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罗方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86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联网的地址配置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验证远程服务器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