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优化的钢线增强层的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8666.4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8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B·范登布罗克;P·加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卡尔特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8 | 分类号: | F16L11/08;D07B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文平;侯宝光 |
地址: | 比利时兹*** | 国省代码: | 比利时;B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优化 增强 软管 | ||
1.一种用于在压力下输送流体的软管,其包含弹性体芯管,在离散增强层半径处的至少两个增强层,所述增强层被中间弹性体材料层径向隔开,和覆盖最外增强层的外保护层,其中所述增强层中的至少两个包括围绕所述软管的轴线螺旋卷绕的钢线,
其中:
径向最外钢线增强层的钢线具有最高的E比率,径向最内钢线增强层的钢线具有不同于所述最高的E比率的最低E比率,其中任何钢线增强层的E比率不低于任何内侧铺设的钢线增强层的E比率,所述E比率等于所述钢线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的比率,所述径向最外钢线增强层的所述E比率为70000N/mm2直至200000N/mm2,所述径向最内钢线增强层的所述E比率为30000N/mm2至120 000N/mm2,
其特征在于:
其中至少所述径向最内钢线增强层的所述钢线具有用于改变所述E比率的折皱或折弯,而至少所述径向最外钢线增强层的所述钢线没有折弯或折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其中至少所述径向最内钢线增强层的具有折皱或折弯的所述钢线的断裂伸长率相比至少所述径向最外钢线增强层的没有折皱或折弯的钢线高至少0.3%至至多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其中至少所述径向最内钢线增强层和径向最外钢线增强层的所述钢线具有相同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其中至少所述径向最内钢线增强层和径向最外钢线增强层的所述钢线具有相同的拉伸等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其中在至少所述径向最内钢线增强层中的所述钢线被周期性地、单向地折弯,以降低所述径向最内钢线增强层的E比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其中在至少所述径向最内钢线增强层中的所述钢线被周期性地、双向地折皱,以降低所述径向最内钢线增强层的E比率。
7.一种生产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在压力下输送流体的软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弹性体芯管;
-(b)将钢线绕所述弹性体芯管卷绕为螺旋化或编织的径向最内钢线增强层;
-(c)在所述径向最内钢线增强层上施加中间弹性体材料层;
-(d)在所述中间弹性体材料层上卷绕又一个螺旋化或编织的钢线增强层,所述又一个螺旋化或编织的钢线增强层成为径向最外钢线增强层;
-(e)施加覆盖所述径向最外钢线增强层的外保护层;
其中:
所述径向最内钢线增强层的钢线的E比率小于所述径向最外钢线增强层的钢线的E比率,其中任何钢线增强层的E比率不低于任何内侧铺设的钢线增强层的E比率,
其特征在于:
其中至少所述径向最内钢线增强层的所述钢线用引起所述钢线内折皱或折弯的预成形设备进行预成形,并且其中至少所述径向最外钢线增强层的所述钢线没有折弯或折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d)之后和步骤(e)之前,执行以下步骤一次或多次:
f.在所述径向最外钢线增强层上施加中间弹性体材料层;
g.在所述中间弹性体材料层上施加又一个螺旋化或编织的钢线增强层,所述又一个螺旋化或编织的钢线增强层成为径向最外钢线增强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机筒管被安装在编织机或螺旋化机上之前在机筒管上卷绕至少所述螺旋化或编织的径向最内钢线增强层的所述钢线的步骤之前,所述钢线用预成形设备进行预成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至少所述径向最内钢线增强层中卷绕钢线的步骤同时,所述钢线用预成形设备进行预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卡尔特公司,未经贝卡尔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86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拉链镀色机用清理气嘴
- 下一篇:耐磨球磨机衬板、容器衬里和球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