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7697.8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8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大鹫圭吾;永谷直之;孙仁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C27/12 | 分类号: | C03C27/12 |
代理公司: | 11021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蒋亭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层玻璃 中间 | ||
本发明提供能够经过长期而保持优异的热致变色性、且能够使与夹层玻璃构件的粘接性适度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及使用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是沿厚度方向依次层叠有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第一树脂层、热致变色层、和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第二树脂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热致变色层含有热塑性树脂和二氧化钒粒子,且含水率小于0.4质量%,所述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的含水率比所述热致变色层的含水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建筑物等的夹层玻璃中使用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更具体而言,涉及能够经过长期而保持优异的热致变色性且能够使与夹层玻璃构件的粘接性适度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及使用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
背景技术
已经广泛地知晓:二氧化钒、或二氧化钒的钒原子的一部分被其他原子取代后的取代二氧化钒在达到特定的温度以上时从半导体向金属发生相转移,具有使红外线透过率大幅减少的热致变色特性(例如,专利文献1)。即,例如若在玻璃上形成二氧化钒膜,则在小于相转移温度时,可见光和红外线的透过率高,若达到相转移温度以上,则显示出下述性质:可见光的透过率为较高的状态、且红外线的透过率降低。
一直以来,在不断尝试着利用了二氧化钒所具有的热致变色特性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制造(例如,专利文献2)。
可期待能够得到下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即,通过在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使二氧化钒微分散,从而在小于二氧化钒的相转移温度时,可见光和红外线的透过率高,若达到相转移温度以上,则显示出可见光的透过率为高的状态且红外线的透过率降低的性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339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462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对于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具有热致变色性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来说,在长期使用时,存在二氧化钒粒子由于水分而发生劣化,因此热致变色性降低的问题。因此,专利文献2这样的现有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存在经过长期而无法使用的问题。
对此,可考虑通过使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全体的含水率降低而抑制二氧化钒粒子的劣化,但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含水率低,则中间膜与夹层玻璃构件的粘接性变得过强,新产生了夹层玻璃的抗震性(shatterproof properties)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经过长期而保持优异的热致变色性、且能够使与夹层玻璃构件的粘接性适度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及使用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是沿厚度方向依次层叠有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第一树脂层、热致变色层、和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第二树脂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上述热致变色层含有热塑性树脂和二氧化钒粒子,且含水率小于0.4质量%,上述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的含水率比上述热致变色层的含水率高。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述。
本发明人等潜心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制成利用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夹持含有二氧化钒粒子的热致变色层的构成,且规定这些层的含水率,从而不仅能够抑制水分导致的二氧化钒粒子的劣化,经过长期而保持热致变色性,而且能够使与夹层玻璃构件的粘接性适度,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例的局部切除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76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震橡胶垫定型支护模板
- 下一篇:一种储水池用塑料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