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微生物和抗病毒聚合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31379.0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7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V·卡姆卡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普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3/34 | 分类号: | A61K33/34;A61L2/238;A61L9/01;D02G3/00;B29C5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美国维***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抗病毒 聚合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微生物,尤其包括抗细菌、抗寄生虫和抗病毒聚合材料和其制备 方法。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新颖的基于拉伸抗微生物聚合纤维的材料,所述材料包 含分散在其中的大小为约0.50到约2.0微米的碘化亚铜粒子。
背景技术
抗细菌纤维可适用于多种应用。已开发出许多抗细菌纤维产品和结合其的系统。
多种无机试剂已用于此情形,包括释放抗微生物或抗真菌金属离子(如Ag+、Zn2+、 Cu2+)的沸石和金属粒子。已制备织物衬底,其含有在其已经纺织之后经由如浸泡或向 织物衬底施加垫的方法施加的无机试剂。也已实现无机试剂与聚合物的混合物接着挤出 成纤维,不过所述方法已与许多问题相关,如抗微生物剂的浓度和分散度不一致,尤其 在金属粒子的情况下,所述金属粒子倾向于落在溶液之外且可能在制造、施加和/或使用 期间聚集在一起,由此使得非所需纺织品产品具有不足的、不受控制的和/或不耐久的抗 微生物活性以及如弱拉伸强度、高磨损性和其它非所需特性的缺陷。
已试图在纺织品中使用金属纳米粒子作为抗微生物和抗真菌试剂,但归因于凝集和 其它难题而难以成功地在最终纺织品产品中获得受控制的、均一分散度和浓度的纳米粒 子。然而,迄今为止,金属纳米粒子尚未成功地结合到纺织物中以产生具有理想特性的 产品。
出于所有这些原因,对于具有抗微生物和/或抗真菌试剂的改进的纺织品以及对于其 改进的制造方法存在持续且未满足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伸抗微生物纤维,其包含聚合物纤维和分散在其中的碘化亚铜粒 子,其中所述粒子大小在约0.50到约2.0微米范围内。
根据这一方面,且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80%、或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85%、或在一 些实施例中至少90%、或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95%的所述纤维内的碘化亚铜粒子的大小 在约0.50到约2.0微米范围内。
在一些方面中,对于单位体积的纤维,对于1立方毫米的给定体积,拉伸的含碘化 铜纱线(4%w/w)将具有大致每立方毫米1135万个粒子。
在一些方面中,对于1毫米长度的含碘化亚铜纤维(1%w/w),存在大致320个平均 尺寸为1.05μ的碘化亚铜粒子。但是,对于相同纤维长度,未拉伸纤维中的粒子数目相 应按比例增加,例如未拉伸的含碘化亚铜纤维(1%w/w)存在大致2000个粒子。
根据这一方面,且在一些实施例中,聚合物纤维包含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丙烯 酸、聚烯烃、聚氨基甲酸酯、乙烯基、聚酰胺、聚酯、聚丙烯或其掺合物。在其它实施 例中,聚合物纤维含有至少一种合成聚合物和棉的掺合物。在其它实施例中,聚合物纤 维含有天然和/或合成纤维的掺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纤维具有杀细菌、杀孢子或抑制细菌活性,且在一些实施例中, 纤维具有杀真菌或抑制真菌活性,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纤维具有杀病毒活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如本文中所述的抗微生物纤维的产品,其中所述纤维在15 分钟暴露时间内展现至少90%,或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99%的抗微生物杀灭率。
根据这一方面,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产品包含均一聚合物组成的抗微生物纤维, 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产品包含非均一组成的抗微生物纤维。
根据这一方面,且在一些实施例中,产品在所述产品内包含每纤维1%-15%w/w碘 化亚铜,且在一些实施例中,产品包含10%-100%的此类包含碘化亚铜的纤维。
在一些实施例中,产品为纱线,或在一些实施例中,产品为织物。在一些实施例中, 产品用于医疗情形中,且在一些实施例中,产品为用于医疗机构中的纺织品产品。在一 些实施例中,产品用于体育或其它运动应用中,且在一些实施例中,产品为由于其抗臭 味特性而用于此类情形中的纺织品产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向含有纤维的材料赋予抗微生物活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制备 拉伸抗微生物纤维,所述拉伸抗微生物纤维包含聚合物纤维和分散在其中的结晶碘化亚 铜粒子,其中所述粒子大小在约0.50到约2.0微米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微 生物活性在暴露于所述含有纤维的材料的数分钟内加以证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普隆有限公司,未经科普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13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