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放阀及带有快放阀的真空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80030368.0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9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赵镐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泰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B37/16 | 分类号: | F04B37/16;F16K24/04;F04F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赵晨宇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放阀 带有 真空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有效地应用于使用高速压缩空气的真空移送系统的排泄阀及带有该阀门的真空泵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的真空移送系统包括:真空泵、吸附垫、压缩空气供给装置。在这里,所述吸附垫与真空泵的吸入端口连接,因此,真空泵与吸附垫的内部空间相互连通。在该系统中,高速的压缩空气通过真空泵向外部排出,在这种情况下,吸附垫的内部空气就通过所述吸入端口被吸引到真空泵内部,然后与压缩空气一起被排出。
通过所述排气过程,与物品表面接触的吸附垫内部空间就会产生真空及负压,在所述负压作用下就可以对物品进行把持,从而能够对其进行移送。所述移送依靠构成系统的其它自动操作装置反复执行。
通过上述方法对物品的移送一旦完成之后,为了提高作业的反复效率,就必须迅速解除在所述吸附垫内部空间形成的真空。因此,在许多使用真空泵的真空系统中,均设置了用于解除吸附垫内生成的真空的装置。例如:注册专利第454082号、专利公开第2004-11571号等公开了在其自身本体上设置解除流水线的真空泵装置;注册专利第730323号、第865932号、第1157542号等公开了由真空泵与其它护罩结构组成并在其中设置解除流水线的真空系统。
通过所述解除流水线供给的压缩空气,针对前者的装置同时向真空泵和吸附垫传输,针对后者的系统则经过真空泵向吸附垫传输,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同时将真空泵与吸附垫内部空间的真空解除,从而能够使吸附垫与物品分离。上述专利技术全都是采用强制性将真空解除的方法,从这一点来说是很有益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它也存在以下结构性的问题。
第一,为了解除真空而供给的压缩空气没有必要非得传输到真空泵。相反,从能效、真空解除的速度等层面来看,最好是有选择性地或优先向吸附垫传输。但是,上述专利的装置全都采用了压缩空气与真空泵同时或经过真空泵之后再向吸附垫传输的结构。
第二,在其它技术领域中可能也一样。不过,从结构的经济性层面来看,最好是构成某种真空系统的各个要素能够自由或广泛地应用于同类的其它系统中。但是,就上述专利装置而言,各个要素仅能够用于为实现该专利而规定的规格、用途及组合。
作为另外一个实例,美国专利US6,155,796号提到了利用控制阀解除真空的真空泵装置。在这里,为了解除真空而供给的压缩空气可尽量不经过真空泵而直接向吸附垫传输。但是,该装置为了传输所述压缩空气至少需要使用3个控制阀。在解除时,包括真空腔室的真空流路仍均处于打开状态。因此,所述压缩空气在向吸附垫传输之前会向真空泵周边打开的真空腔室分散供给。如果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其在结构及效率方面就不具有特别明显的优点。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研发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放阀。使用于解除真空的压缩空气只向吸附垫传输,从而能够提高能效及解除速度,同时还能够广泛应用于所有真空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泵装置。它具有所述快放阀,从而能够迅速解除真空,同时还能够使设计及应用更加简便。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快放阀包括:本体,其具有包含前方排出口而形成的内部安装空间,和位于所述安装空间一侧通过孔与安装空间疏通的通路;滑阀,包含外周面与安装空间的内壁接触的后方凸缘部,及由所述凸缘部向前方排出口延长的后方封闭式圆筒部,并在空气压力作用下使真空流路开闭;真空流路,其从位于所述本体一侧的吸入口开始经由安装空间、排出口;解除流路,其包含从位于所述本体另一侧的空气供给口开始经过所述安装空间与凸缘部的背面连接向所述阀门提供滑行气压的第1流路,和通过所述滑行动作使真空流路关闭时经由通路、孔、安装空间、吸入口的第2流路。
对于所述阀门来说,随着所述凸缘部与圆筒部一起向前方移动后所述圆筒的外颈部与安装空间的内颚密切接触,所述排出口被圆筒部封堵,所述真空流路被关闭。
优选地,对于所述圆筒部来说,其末端排气口从所述凸缘部开始向前方排出口一侧延长,然后通过侧壁通孔与外侧的安装空间疏通。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真空流路从位于所述本体一侧的吸入口开始经由安装空间、通孔、排出口。所述阀门通过使圆筒部的通孔开闭,从而使所述真空流路开闭。
根据设计,对于所述阀门来说,随着所述凸缘部与圆筒部一起向前方移动后,所述通孔被排出口内侧封堵而关闭,或者同轴配置的凸缘部向前方移动后,固定在所述排出口一侧的圆筒部的通孔被凸缘部的内侧封堵而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泰克株式会社,未经维泰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03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