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3276.3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2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川村直子;大津育弘;町田幸雄;井上勉;森下笃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A47L9/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成坤;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吸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具有使含尘空气旋转而将尘埃离心分离的分离部的电动吸尘器。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能够手提同时能够进行清扫的电动吸尘器具有:具有电动送风机及集尘部等的主体部、及与该主体部连接的延长管等风路体。并且,把持主体部的把持用的手柄而手提电动吸尘器整体的同时,借助通过电动送风机的驱动产生的负压将尘埃从风路体吸入到集尘部而进行清扫。
在是这样的能够手提的电动吸尘器的情况下,考虑到手提容易度,较为理想的是,使主体部尽可能地小。因此,在该主体部确保用于将来自电动送风机的排气高效地排出的排气风路的空间并不容易。而且,在电动吸尘器中,电动送风机的离心式风扇高速旋转,从而风啸声、振动等作为杂音而产生,这样的杂音易被使用者感知,所以希望尽可能地抑制这样的杂音。在降低这样的杂音的情况下排气风路的确保也变得有效,但是如上所述,在使主体部小型化的情况下排气风路的确保并不容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1-5242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156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不会使主体部大型化、能够确保效率及静音性的电动吸尘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具备:电动送风机;及上游侧分离部,从由该电动送风机吸入的含尘空气将尘埃离心分离。上游侧分离部具有杯部,该杯部具备:收容部,形成为有底圆筒状,使含尘空气在内部旋转;及排出部,沿着该收容部的中心轴而形成,将电动送风机的排气从底部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主体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在上述电动吸尘器的保持部的位置将风路体从主体部卸下的一个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在上述电动吸尘器的保持部的位置将风路体从主体部卸下的另一个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通过保持部将上述电动吸尘器的风路体安装于主体部的一个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上述电动吸尘器的一个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通过保持部将上述电动吸尘器的风路体安装于主体部的另一个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通过保持部将上述电动吸尘器的风路体安装于主体部的另外一个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通过保持部将上述电动吸尘器的风路体安装于主体部的另外一个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保持部的位置将风路体从主体部卸下的一个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在上述电动吸尘器的保持部的位置将风路体从主体部卸下的另一个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通过保持部将上述电动吸尘器的风路体安装于主体部的一个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上述电动吸尘器的一个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通过保持部将上述电动吸尘器的风路体安装于主体部的另一个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通过保持部将上述电动吸尘器的风路体安装于主体部的另外一个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通过保持部将上述电动吸尘器的风路体安装于主体部的另外一个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从下方示意地表示上述电动吸尘器的上游侧分离部的仰视图。
图17是表示上述电动吸尘器的主体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8,对第1实施方式的构成进行说明。
在图1至图8中,11表示电动吸尘器,该电动吸尘器11是能够任意地选择如图4至图8那样在使整体移动的同时作为推杆式吸尘器(立式吸尘器)使用的方式和如图2及图3所示那样在手提一部分的同时作为手持式吸尘器使用的方式的吸尘器。
并且,如图1至图8所示,该电动吸尘器11具有主体部12、及与该主体部12连接的风路体13,该风路体13能够借助保持部14保持于主体部12,并且在主体部12突出设置有主体用手柄15,在风路体13突出设置有风路体用手柄17。另外,下面,上下方向以将电动吸尘器11载置于被清扫面上的状态为基准。即,图2所示的箭头U方向成为本实施方式的上方向,箭头D方向成为本实施方式的下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32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