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减震搅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72009.7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2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民;吴雯;唐柳华;邹宇;雷斌;曾凯;王俊冕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减震 搅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减震搅拌器。
背景技术
搅拌器是使液体、气体介质强迫对流并均匀混合的器件,搅拌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物质之间混合的效率和质量。但是目前的搅拌器在搅拌时,由于搅拌轴受力不均匀,下部受力比较大,转速加大或者使用时间较长时,搅拌轴的下部晃动,导致搅拌轴产生较大且方向变化的力矩,影响了物质之间混合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会引起搅拌器产生剧烈的震动,大大缩短搅拌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的新型减震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减震搅拌器,包括电机、搅拌轴和搅拌釜,所述电机与搅拌轴连接,搅拌轴设置在搅拌釜内部,搅拌轴上带有搅拌桨叶,所述新型减震搅拌器还包括钢珠,所述搅拌轴底部设有与钢珠相配合的凹槽;所述搅拌釜内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包括底框,支撑台设有与钢珠相配合的顶部凹槽;所述底框与顶部凹槽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搅拌轴和支撑台通过钢珠连接,搅拌轴凹槽深度与支撑台顶部凹槽深度之和小于钢珠直径。
所述搅拌釜顶部放置有一块隔板,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隔板上;所述电机通过连接轴与设置在搅拌釜内部的搅拌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支撑台对搅拌轴进行支撑,使搅拌轴在高速转动下不产生晃动,提高了搅拌轴的稳定性,避免搅拌轴因轴向和径向应力过大引起搅拌轴失稳或者断裂;同时,搅拌轴稳定性的提高,减小了工作时搅拌轴与搅拌釜的共振,大大降低了机器的磨损,延长了搅拌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支撑台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主视图。
其中:1、搅拌釜;2、搅拌轴;3、搅拌桨叶;4、钢珠;5、支撑台;6、连接轴;7、隔板;8、电机;9、底框;10、顶部凹槽;11、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5所示的一种新型减震搅拌器,主要包括电机8、搅拌轴2、搅拌釜1、钢珠4和支撑台5,所述搅拌釜1顶部放置有一块隔板7,电机8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隔板7上;所述电机8通过连接轴6与设置在搅拌釜1内部的搅拌轴2连接,搅拌轴2周向上设置有搅拌桨叶3,搅拌轴2底部设有与钢珠4相配合的凹槽;所述支撑台5设置在搅拌釜1的下部,支撑台5也设有与钢珠4相配合的顶部凹槽10,支撑台5底部为环形的底框9,底框9与顶部凹槽10之间连接有支撑杆11;搅拌轴2底部凹槽深度与支撑台5顶部凹槽10深度之和小于钢珠4直径,将钢珠4放入凹槽中(钢珠4位于顶部凹槽10),搅拌轴2和支撑台5都能与钢珠4契合,形成一个整体,即可实现搅拌轴2和支撑台5的连接。
搅拌轴2在工作时,由于底部受到支撑台5的支撑作用,即使是在高速转动的情况下,也不会晃动,同时也避免了搅拌轴2和搅拌釜1产生共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720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速的高速分散釜
- 下一篇:磁粉检测用喷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