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电极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70469.6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4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华;赵哿;刘江;刘钺杨;高明超;金锐;温家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28 | 分类号: | H01L21/28;H01L21/2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电极 制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制备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电极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兼有MOSFET的高输入阻抗和GTR的低导通压降两方面优点。GTR饱和压降低,载流密度大,但驱动电流较大;MOSFET驱动功率很小,开关速度快,但导通压降大,载流密度小。IGBT综合了以上两种器件的优点,驱动功率小而饱和压降低。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具有能够提供高工作电压、高耐压、大电流、高速、饱和压降低、低开关损耗、简单的门极电压控制、优良的开关可控性和高可靠性、低成本等优点,是当前电力电子的技术领域中最具有优势的功率器件之一,在高频中小容量的电力电子系统和装置中广泛应用,作为电力电子重要大功率主流器件之一的IGBT已经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交通运输、电力工程、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等领域。在工业应用方面,如交通控制、功率变换、工业电机、不间断电源、风电与太阳能设备,以及用于自动控制的变频器。在消费电子方面,IGBT用于家用电器、相机和手机。传统的IGTB模块(含IGBT芯片和快速恢复二极管FRD芯片,二者有效结合,将转换状态的损耗减少)采用铝引线和陶瓷覆铜基板的多芯片并联的封装方式,由于工作中产生的热量只能通过覆铜基板导出,其散热性能、耐热冲击能力及可靠性均低于同等电压等级的大功率晶闸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际厂商如ABB、Westcode、东芝、富士等推出压接式IGBT模块,其封装形式参考了传统的晶闸管封装样式,电极引出采用金属压接代替铝引线以实现双面散热。同时,压接式封装模块可以实现短路失效,该特性在高压直流输电领域尤其重要,在系统设计时增加冗余的器件,当串联的IGBT中有一个或多个(小于设计冗余)失效时仍可以正常工作。
由于压接式封装,芯片要承受很高的压力(2kN或更高),这个压力会对芯片的结构和电特性带来影响。为降低这种影响,可在传统IGBT和FRD芯片的电极基础上增加一层软金属(例如银、铝或铝合金)或增加金属电极厚度,利用金属的延展性降低压接封装时的压力对芯片的影响。
电极上增加一层软金属或增加电极厚度,有两种方案可选择:其一,常规金属电极完成后,再沉淀第二层金属、光刻、金属刻蚀;其二,直接淀积厚金属,通过两次光刻、金属刻蚀来完成。两种方案都需要增加一道光刻工艺,导致芯片加工周期延长和加工成本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电极制造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极制造装置,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载片台1、盖板4和固定件5,载片台1中心设有方形孔,金属掩膜罩2跨放在方形孔上;位于金属掩膜罩2上方的盖板4纵剖面为延长的倒置凹槽,其两端的凸块支撑在载片件上;硅片上设有芯片,芯片包括元胞区、终端区和焊盘区;元胞区、终端区和焊盘区均包括N型衬底设置在N型衬底表面并行排列的场氧化层和栅氧化层、在场氧化层和栅氧化层的表面覆盖有多晶硅层、在多晶硅层的表面覆盖有层间介质ILD,在层间介质ILD的表面覆盖有金属电极金属电极包括沟槽形状的沟槽发射极,发射极为厚金属电极,金属掩膜罩2依据芯片的发射极的形状制备。
进一步的,下表面分布有芯片的硅片3嵌设于金属掩膜罩2的凹槽内,凹槽纵剖面为阶梯型,金属掩膜罩2置于可调载片台1上,盖板4罩设于金属掩膜罩2且其内表面与硅片3上表面贴合,固定件5为一端设于载片台1上且另一端压设于盖板4上的弹簧片。
进一步的,金属掩膜罩2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料,金属掩膜罩2厚度为20~200um。
进一步的,金属掩膜罩2的凹槽的纵剖面的阶梯高10~100um。
在边缘区域增加台阶,使加工过程中芯片与金属掩膜罩没有接触。
进一步的,金属掩膜罩2的凹槽底面对应硅片3上芯片的电极位置设有通孔。
一种电极制造装置的电极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硅片清洗:将金属化工艺加工后的硅片经药液清洗;
(2)将金属掩膜罩放置于载片台上;
(3)放置硅片:将经步骤1净化处理的硅片置于金属掩膜罩2上,使用盖板4和固定件5将硅片固定;
将硅片放置到载片台上,使用硅片的定位边或定位孔进行定位,使金属掩膜罩的窗口区域对准硅片上需要淀积金属的位置;
(4)金属蒸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704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率器件自然冷却导热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用于镓扩散载镓源的镓源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