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双阳极残极清理的抛丸清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6801.1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0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有来;邓文;冯建国;车金平;刘勇;查永荣;田景春;周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启明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2 | 分类号: | C25C3/12;B24C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20041 四川省眉山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阳极 清理 抛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双阳极残极清理的抛丸清理机,属于抛丸清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目前生产的铝用阳极残极抛丸清理设备主要为单阳极抛丸清理设备,其清理室结构相对较简单,同时对应的抛丸器布局也相对较简单,常采用单排正射的方式。近些年由于大型电解槽的出现,双阳极在铝电解广泛运用起来,相应的双阳极处理设备也随之发展起来,其中双阳极残极清理设备相对发展较缓慢,现绝大多数铝电解双阳极残极清理都基本停留在人工清理上,导致现场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清理质量差,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抛丸清理设备进行清理,对残极清理也不彻底,在出站后还需人工精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理质量好的用于双阳极残极清理的抛丸清理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双阳极残极清理的抛丸清理机,包括清理室、残极在线夹持旋转装置、抛丸器、丸渣分离循环输送系统及控制系统,抛丸器包括上抛丸器、下抛丸器,上抛丸器、下抛丸器设于清理室的同一外侧壁,上抛丸器倾斜向下设置,下抛丸器倾斜向上设置。
进一步的是:上抛丸器和下抛丸器设于同一竖直平面。
进一步的是:设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1件上抛丸器和1件下抛丸器组成1组,抛丸器数量为至少2组,且沿清理室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是:上抛丸器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40°~60°,下抛丸器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40°~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合理设置抛丸器的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抛丸清理时,将残极上表面和下表面全部覆盖,使得抛丸清理机具有很好的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1-清理室、2-残极在线夹持旋转装置、3-抛丸器、31-上抛丸器、32-下抛丸器、4-丸渣分离循环输送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清理室1、残极在线夹持旋转装置2、抛丸器3、丸渣分离循环输送系统4及控制系统,抛丸器3包括上抛丸器31、下抛丸器32,上抛丸器31、下抛丸器32设于清理室1的同一外侧壁,即同时位于清理室1左侧或右侧,上抛丸器31倾斜向下设置,下抛丸器32倾斜向上设置。
优选地,上抛丸器31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40°~60°,优选为50°,下抛丸器32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40°~60°,优选为50°,具有更好的清理效果。
优选地,上抛丸器31和下抛丸器32设于同一竖直平面,具有更好的清理效果。
优选地,设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1件上抛丸器31和1件下抛丸器32组成1组,抛丸器3数量为至少2组,且沿清理室1长度方向设置。1件抛丸器在残极表面形成的投影长度通常为900mm~1000mm,根据残极的规格尺寸可以选取多组抛丸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启明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启明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6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