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形交通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8372.3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2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63/02 | 分类号: | B62D6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2300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形 交通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形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汽车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交通工具,但是现有的汽车结构复杂,而且多是由笨重的金属材料制造而成,整车质量大,浪费燃料而且排放废气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形交通工具,采用玲珑仪原理,通过改变驾驶舱在驱动轴上的位置来改变重心位置,从而产生偏心距,进而使得整个球形交通工具运动,依靠电力驱动,不会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形交通工具,包括球形外壳,球形外壳内部设置有互相垂直的两个圆环形传动轴,沿其中一个传动轴的直径方向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上滑动连接有驾驶舱。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驱动轴包括横梁,横梁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连接螺母;横梁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传动轴的连接口;连接螺母用于连接驾驶舱。
驾驶舱包括球形的舱体,舱体内设置有座椅,舱体的上端通过连接螺母与驱动轴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球形交通工具结构简单新颖,使用新型汽车塑料制作大部分零件,整个交通工具的质量较小,并且采用电力驱动,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球形交通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球形交通工具去掉外壳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球形交通工具中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球形交通工具中驾驶舱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图中,1.球形外壳,2.传动轴,3.驱动轴,4.驾驶舱;
301.横梁,302.滑块,303.连接口。304.连接螺母;
401.舱体,402.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形交通工具,如图1所示,包括球形外壳1,球形外壳1内部设置有互相垂直的两个圆环形传动轴2,如图2和图3所示,沿其中一个传动轴2的直径方向设置有驱动轴3,驱动轴3上滑动连接有驾驶舱4。
如图4所示,驱动轴3包括横梁301,横梁301上滑动连接有滑块302,滑块302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连接螺母304;横梁301的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传动轴2的连接口303;连接螺母304用于连接驾驶舱4。
如图5和图6所示,驾驶舱4包括球形的舱体401,舱体401内设置有座椅402,舱体401的上端通过连接螺母304与所述驱动轴3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球形交通工具的内部结构采用古代玲珑仪的空间结构。通过调整重心位置来实现运动,重心集中在人和驾驶舱。从理论上来说,空间球面上任意质点的运动总是可以通过以球心为圆点的两相互垂直相交的回转坐标来描述。传动轴2正是构建了两个互相独立的空间二维回转运动副。
在运动的过程,通过相互正交的圆环行传动轴2来实现内部驱动机构与回转运动副的转动来实现球体内部驱动机构位置的改变,以此来改变球体内部偏心质量相对球心坐标的坐标值,实现球体重心位置的变化,从而实现系统运动。
当球形交通工具处于稳定状态时,其重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其支撑点,且重心位于最低点。通过改变重心的位置,使其重力作用线相对于球体偏离支撑点,从而得到偏心力矩,改变球体重心的位置,进而驱动球体滚动,实现任意方向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球形交通工具全部使用新型汽车塑料可以一次注塑成型,结构简单,纯电动。采用玲珑仪原理,通过改变驾驶舱在驱动轴上的位置来改变重心位置,从而产生偏心距,进而使得整个球形交通工具运动,依靠电力驱动,不会污染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学院,未经陕西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83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