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射芯机制作汽车缸体油道的覆膜砂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3749.6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0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佰富隆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 |
代理公司: | 四川雅图律师事务所 51225 | 代理人: | 黄玲 |
地址: | 6113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制 汽车 缸体 覆膜砂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射芯机制作汽车缸体油道的覆膜砂模具。
背景技术
砂型铸造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铸造方法,其主要工序包括:制造模样,制备造型材料、造型、造芯、合型、熔炼、浇注、落砂、清理与检验等。手工造型是全部用手工或手动工具完成的造型工序。手工造型操作灵活、适应性广、工艺装备简单、成本低,但其铸件质量差、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射芯机是用压缩空气将液态或固态热固性树脂为粘结剂的芯砂混合料高速射入砂箱或芯盒而进行紧实。该方法生产率高,坚实度均匀,砂型型腔尺寸精确、表面光滑、工人劳动强度低、易于自动化,故广泛应用于砂型铸造。
但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砂型,就存在较大的困难。现在的B12汽车缸体生产过程中油道部位是采用射芯机射制砂芯,砂芯使用的材料为SD-3覆膜砂。目前射芯机每次射制六片散芯,散芯出来后需要经过两两组合粘结才能成型一个油道,完整的一副油道需要粘结三次,操作过程复杂,且油道芯在射制和粘结过程中报废率高达40%左右、产品气孔占浇注数的40~50%。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传统方法存在的弊端,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射芯机制作汽车缸体油道的覆膜砂模具,模具包括左模、右模、中模、上模,左模右侧开槽与中模左侧开槽对接,其对接处的开槽部分形成单个汽车缸体油道芯砂型,右模左侧开槽与中模右侧开槽对接,其对接处的开槽部分形成单个汽车缸体油道芯砂型。
更进一步地,用于射芯机制作汽车缸体油道的覆膜砂模具,左模与中模对接处的开槽部分至少有2个。
更进一步地,用于射芯机制作汽车缸体油道的覆膜砂模具,右模与中模对接处的开槽部分至少有2个。
更进一步地,用于射芯机制作汽车缸体油道的覆膜砂模具,左模与中模对接处开槽部分与右模与中模对接处开槽部分的形状为对称。
更进一步地,用于射芯机制作汽车缸体油道的覆膜砂模具,采用该砂模作汽车缸体油道芯砂型采用SD-2覆膜砂。
更进一步地,用于射芯机制作汽车缸体油道的覆膜砂模具,左模与中模对接处的开槽部分形状不相同。
更进一步地,用于射芯机制作汽车缸体油道的覆膜砂模具,右模与中模对接处的开槽部分形状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油道射制方式和覆膜砂更换后,利用该实用新型射B12气缸油道时,砂芯不需要经过粘结,减省了一个粘结工序;砂芯在射制过程中和粘结过程中的损耗从之前的20%降低为5%以下;油道芯排气性能更好,气孔比例由改进前的40%~50%降低到1%以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实用新型A-A剖视图;
图3为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4为实用新型使用状态B-B剖视图;
图中:1-进砂孔;2-左模;3-中模;4-射砂板;5-右模;6-油道型腔;7-油道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图1作为最佳实施例说明具体实施方法:
图2对模具射芯方式作出改进,将模具另一侧作为分型的一面挖槽,槽子的形状与现在半边型腔的形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油道芯形状,在对B12汽车缸体油道射制时,从图1至图3可见,左模2、右模3,中模3、上模合拢,开始射芯,射制出来的砂芯,直接一次性成型。一次性成型后砂芯不需要经过砂芯抹缝、粘结的二次处理,一次射芯可以射制六个油道芯7。砂位厚度在强度方面能够满足产品使用要求,在射制油道芯使用SD-2覆膜砂,发气量相比传统工艺更小,减少了气孔缺陷的产生。
射制油道芯所用材料采用SD-2覆膜砂,因SD-3覆膜砂发气量为20ml/g左右,而SD-2覆膜砂发气量为13ml/g左右,相比较下采用SD-2覆膜砂发气量较小,气孔发生概率减小;在强度方面采用SD-2覆膜砂射制的砂芯由于不需要经过两片散芯粘结,所以强度方面能够满足产品生产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的结构变化,只要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佰富隆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佰富隆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3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头与拉片无组装一次性压铸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翻砂分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