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巡航式靶弹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3516.6 | 申请日: | 2014-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4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朱立勋;杜建锋;李伟;冯自瑞;乔小平;侯军;张兴馥;伍永慧;邢伟;邢辉;许艳松;田涛涛;贺锋;何鹏;冯于户;王树森;樊黎君;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J9/08 | 分类号: | F41J9/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71030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巡航 式靶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试验或训练用模拟靶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空武器系统试验或训练用高速巡航靶弹,尤其是涉及一种以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动力,可模拟巡航导弹、三代机、隐形飞机等典型目标特性的靶弹。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国内靶弹种类偏少,防空武器系统定型试验和军事训练中打靶大多选用100-2航明弹、航模等作为靶标,它们的战技术指标与实战状态相差很大,不但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还造成训练中的极大浪费。中国专利ZL 200420032097.6公开了一种供地对空导弹,高射炮及空空导弹打靶用的仿真巡航导弹靶标,该靶标可在发射架进行发射,发射后,可按预订航线进行飞行,供防空武器进行跟踪和射击,如果未被武器系统击中,则可进行伞降回收。这种靶标有如下不足:1.可模拟目标单一,使用范围小;2.靶标使用的控制方式落后,导致靶标的姿态控制精度差;3.无数据终端,无法及时获取靶标飞行数据和飞行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模拟多种典型目标,姿态控制精度高,可回传飞行数据及飞行状态的靶弹。供防空武器系统定型试验和军事训练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方法实现的。
一种高速巡航式靶弹,由气动外形系统、飞行控制系统、伞降系统、动力系统组成。靶弹气动外形系统主要由静压管、头锥、弹体、机翼、平尾、立尾、腹鳍、尾锥组成。静压管与头锥连接,头锥内安装有龙伯球,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龙伯球,靶弹可以模拟多种不同雷达反射面积的空袭目标。弹体依次连接头锥、机翼、平尾、立尾(平尾上方)、腹鳍(弹体下方)、尾锥;弹体内前部有设备舱,靶弹飞行控制系统位于设备舱,由供电电池、飞行控制器、数据终端组成,飞行控制器采用ARM9+FPGA经典嵌入式硬件电路设计,具备对3轴加速度、3轴角速率、气压传感器、GPS位置、速度、高度、航向等多种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处理运算,通过多传感器融合、计算,从而实现飞行姿态稳定控制和任务控制等功能,数据终端可以将靶弹的飞行数据和状态传输回地面站;弹体内中部有伞舱,伞降系统位于伞舱,由主伞、引导伞、开伞机构组成;弹体内后部有动力舱,靶弹动力系统位于动力舱,动力舱内有固体火箭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点火发射后,由动力系统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为靶弹提供动力,气动外形系统保证靶弹的飞行状态,飞行控制系统控制靶弹进入设定高度和航线进行巡航飞行,如在飞行中遇到气流扰动或其他因素造成的本实用新型偏离预定航线,飞行控制系统会发出指令,控制相应执行机构做出修正动作,自动修正本实用新型迅速回到预设航线,在飞行过程中,弹载数据终端会将靶弹的飞行数据实时传输到地面站,供地面人员进行监测和记录,本实用新型在动力系统的发动机熄火后,飞行控制系统自动启动安全避险程序,控制本实用新型按照程序做避险爬升飞行,飞行控制系统自动判断当本实用新型爬升飞行至最高点时控制伞降系统的开伞机构打开降落伞,本实用新型将安全降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巡航式靶弹,弹长3400mm,弹径258mm,由气动外形系统、飞行控制系统、伞降系统、动力系统组成。其中弹体内部安装的头锥隔框4、伞舱隔框7、机翼隔框9,尾隔框15将靶弹分隔为设备舱5、伞舱8、动力舱10。
如图1、图2所示,靶弹气动外形系统由静压管1、头锥2、弹体22、机翼17、平尾16、立尾12、腹鳍14、尾锥13组成。静压管1与头锥2连接,头锥2内安装有龙伯球3。弹体22依次连接头锥2、机翼17、平尾16、立尾12(平尾16上方)、腹鳍14(弹体22下方)、尾锥13。
如图1所示,飞行控制系统位于设备舱5,由供电电池18、飞行控制器19、数据终端20组成。通过连接装置,将供电电池18、飞行控制器19、数据终端20依次相互连接在弹体的设备舱内。
如图1所示,伞降系统位于伞舱8,由主伞、引导伞21、开伞机构6组成。通过固定装置将主伞、引导伞21安装在伞舱内部,开伞机构6安装在伞舱隔框7上。
如图1所示,靶弹动力系统位于动力舱10,固体火箭发动机11安装在动力舱10,采用端挂式连接方式,将发动机头部与机翼隔框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35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