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处理轴承套圈整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1924.8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9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龙 |
主分类号: | B21D53/10 | 分类号: | B21D5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处理 轴承 整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套圈热处理后整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热处理轴承套圈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套圈作为轴承的主要零件,分内圈和外圈,特别是直径在80~180mm之间,壁厚在5~12mm之间的薄壁系列套圈,经过淬回火热处理后,其直径变动量会发生不可避免的改变,使产品具有一定的椭圆度,虽然在热处理之前套圈通常会设有一定余量,但椭圆度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热处理变形的不可控性,通常存在一部分产品椭圆度超出控制范围,导致在后续加工中出现报废的现象,现有的套圈通常在完成淬火后通过轴仪快速量出变形最高点通过铜棒敲击,然后在进行回火,从而减少套圈的变形量,但其工作效率底下,淬火后需要全检套圈,回火后同样需要全检套圈,且淬火后套圈需要及时回火,导致工作繁琐,存在较大工作量及工作强度,且人工敲击套圈及时导致套圈出现磕碰伤等质量缺陷,同样易导致套圈报废。即使使用装置进行整形处理,但在整形不同尺寸套圈时需要选用特制的装置,且在整形使用过程中敲击装置撑杆,撑杆极易发生弯曲,从而导致装置使用效率底下,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变形轴承套圈热处理后整形,同时可以确保轴承套圈性能的稳定性,降低废品率,减轻劳动强度,同时还具有使用效率高,不易损坏的热处理轴承套圈整形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热处理轴承套圈整形装置,包括调节顶台、撑杆及撑台,所述撑杆前端面中心处设有螺纹内孔,所述撑杆尾部与所述撑台一体成型连接,所述撑杆与所述撑台呈圆柱状结构,所述撑台直径尺寸为所述撑杆直径尺寸的1.6~1.8倍,所述撑台底部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倾斜角度为3°~5°,所述调节顶台上一体形成有顶台和位于顶台底部中心处的调节螺杆,所述顶台呈圆柱形结构,所述调节螺杆外表面设有外螺纹。
所述调节顶台、所述撑杆及所述撑台均由合金调质钢制成。
所述撑台直径尺寸为所述撑杆直径尺寸的最佳倍率为1.7倍,所述倾斜面倾最佳斜角度为3°。
所述螺纹内孔与所述调节螺杆呈螺纹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整形不同内外径尺寸的轴承套圈,通过调节顶台和调节螺杆的配合,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调节顶台、撑杆及撑台均由合金调质钢制成,通过调质处理,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强度,同时撑台直径尺寸与撑杆直径尺寸的设有合理比例,在敲击撑杆时,提高了撑台与套圈的紧固度,减低了撑台滑出套圈,使撑杆与撑台之间的受力更加合理,同时撑台设有一定角度的倾斜面,方便了撑台顶入套圈内径,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撑杆及撑台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处理轴承套圈整形装置,包括调节顶台1、撑杆2及撑台3,撑杆2前端面中心处设有螺纹内孔4,撑杆2需要承受较大冲击力,用于撑扩套圈,撑杆2尾部与撑台3一体成型连接,撑杆2与撑台3呈圆柱状结构,使受力更加均匀,撑台3直径尺寸为撑杆2直径尺寸的1.6~1.8倍,利用撑台3用于嵌入轴承套圈,使轴承套圈尺寸得到相应的扩张,撑台3底部设有倾斜面31,倾斜面31倾斜角度为3°~5°,倾斜面31可以方便撑台3嵌入轴承套圈,避免强制嵌入造成轴承套圈出现磕碰伤,同时利用倾斜角度可以减少装置在整形冲击的时候因冲击力脱离套圈,撑台3直径尺寸为撑杆2直径尺寸的最佳倍率为1.7倍,该倍率可以使撑杆2与撑台3之间的承受力更加协调,倾斜面31最佳斜角度为3°,该倾斜角度的设计为装置因冲击力发生脱离的现象呈最低概率,调节顶台1上一体形成有顶台11和位于顶台11底部中心处的调节螺杆12,调节螺杆12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螺纹内孔4与调节螺杆12呈螺纹配合,可以使装置具有不同尺寸长短,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套圈,同时在整形过程中可以通过微调尺寸,从而增加或减少轴承套圈受装置的外撑作用力,顶台11呈圆柱形结构,调节顶台1、撑杆2及撑台3均由合金调质钢制成,通过调质处理,增强了装置的强度和韧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龙,未经杨建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19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