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中降低甲酸甲酯浓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6738.7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0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段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36 | 分类号: | C07C69/36;C07C67/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38 安徽省淮南市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气 乙二醇 生产 降低 甲酸 浓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中降低甲酸甲酯浓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合成气制乙二醇酯化、羰化单元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主反应2CO+2CH3ONO(亚硝酸甲酯)=(COOCH3)2(草酸二甲酯)+2NO
副反应CO+2CH3ONO=CH3OCOOCH3(碳酸二甲酯)+2NO
0.5H2+CO+CH3ONO=CH3OOCH(甲酸甲酯)+NO
反应后气体经冷却、气液分离,液相产品粗草酸二甲酯(DMO)去精馏塔提纯,气相中未完全冷凝下来的DMO,则进入如图1所示的吸收塔1’,吸收塔1’的底部通过管路依次与釜液泵3’和加热器2’相连,吸收塔1’的上部与甲醇吸收液输入管路相连,用甲醇吸收液进一步吸收DMO。进吸收塔1’的反应循环气的主要组成(mol%):N2-67.5,CO-15.5,NO-9.5,MN(亚硝酸甲酯)-5.4,ME(甲醇)-1.0,DMO-0.87,DMC(碳酸二甲酯)-0.04,MF(甲酸甲酯)-0.02,循环气量约210000Nm3/h。吸收后气体经循环压缩机提压后又返回到酯化单元循环利用。
存在的问题: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羰化生产单元中,由于CO原料中含有微量的H2(H2含量为0.1%),使得在羰化反应中无法避免产生部分副反应,主要副反应产物为碳酸二甲酯及甲酸甲酯,碳酸二甲酯可在甲醇回收塔后的草酸酯回收塔中清除,但甲酸甲酯因为沸点低(32℃)故在甲醇回收塔中无法精馏,如按通常方法需加甲酸甲酯精馏塔,这样必定增加设备投资。不把甲酸甲酯从系统中排除,随生产的不断进行,甲酸甲酯在系统中的浓度会不断增加,遇到水的情况下还会分解为甲酸,对设备及工艺管道腐蚀加大,增大的设备及管道的更换频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中降低甲酸甲酯浓度的装置,以达到降低合成气制乙二醇酯化、羰化循环气中的甲酸甲酯浓度,达到稳定生产,保护设备、管道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中降低甲酸甲酯浓度的装置,包括吸收塔、加热器和釜液泵,所述吸收塔的侧壁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甲醇吸收液输入管路和反应循环气输入管路相连通,所述吸收塔的底部通过管路依次与所述釜液泵和所述加热器相连,所述加热器的出口通过侧线循环管线与所述吸收塔的侧壁的中部相连,所述加热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蒸汽输入管路和冷凝液排放管路相连,还包括中间槽,所述侧线循环管线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中间槽的顶部入口连接,所述侧线循环管线和第一管路的连接处为节点A,所述中间槽的顶部还设有去放空管路,所述中间槽侧壁的上部和下部设有两条并联的第二管路,两条所述第二管路的出口均与所述侧线循环管线位于节点A到吸收塔之间的部分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中降低甲酸甲酯浓度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温度指示器,所述蒸汽输入管路上设有温度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中降低甲酸甲酯浓度的装置,通过增加一个中间槽,利用甲酸甲酸与甲醇沸点的不同,不断排放羰化系统中的甲酸甲酯,以达到降低合成气制乙二醇酯化、羰化循环气中的甲酸甲酯浓度,达到稳定生产,保护设备、管道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中羰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中降低甲酸甲酯浓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67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