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墩头挤压半灌浆钢筋套筒、其连接结构、应用该套筒的混凝土构件及混凝土构件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8756.0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1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山;蒋立红;刘康;耿娇;李明;王冬艳;齐虎;范昕;张翠强;杨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8 | 分类号: | E04C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白云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灌浆 钢筋 套筒 连接 结构 应用 混凝土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浆套筒及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中多采用等同现浇的设计方法,这对预制构件间的钢筋连接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在该体系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现浇结构中采用的钢筋搭接和焊接连接方式不适合预制构件装配的工艺要求;
2、现有的铸钢灌浆套筒采用精密铸造工艺,易产生铸造缺陷,质量不易保证,成本高;
3、现有用钢棒机械切削方式加工的灌浆套筒,切削工作量大,成本高;
4、现有通过对成品无缝钢管滚压工艺制造的全灌浆套筒,虽然加工成本不高,但套筒尺寸长,导致连接节点周围钢筋加密区范围大;滚压成型的环形内突数量多,加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墩头挤压半灌浆钢筋套筒、其连接结构、应用该套筒的混凝土构件及混凝土构件的连接结构,要解决现有灌浆套筒加工效率低、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并解决提高钢筋连接可靠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墩头挤压半灌浆钢筋套筒,所述套筒是热轧无缝钢管,套筒的筒壁上开有注浆孔和出浆孔、且在注浆孔和出浆孔之间分布环形内突,所述套筒的一端为挤压端,其余部分为浆锚端,所述挤压端的内径等于所连接的钢筋的外径、小于浆锚端的内径,所述注浆孔、出浆孔和环形内突均位于浆锚端。
所述环形内突是均匀间隔分布或者不均匀间隔分布的。
所述环形内突是间断的单个环形或者是连续的螺旋形。
一种应用所述的墩头挤压半灌浆钢筋套筒的钢筋连接结构,通过套筒将两根连接钢筋对接,所述套筒的挤压端与插入挤压端的挤压端连接钢筋压接连接,所述挤压端连接钢筋插入挤压端的部分经过墩粗处理直径大于挤压端连接钢筋主体直径;所述套筒的浆锚端与插入浆锚端的浆锚端连接钢筋通过无收缩高强水泥砂浆灌浆浇筑为一体。
一种应用所述的墩头挤压半灌浆钢筋套筒的混凝土构件,所述混凝土构件的内部预埋有套筒和挤压端连接钢筋,且混凝土构件上留有注浆孔和出浆孔的注浆通道和浆锚端的连接通道,所述套筒的挤压端与插入挤压端的挤压端连接钢筋压接连接,所述挤压端连接钢筋插入挤压端的部分经过墩粗处理直径大于挤压端连接钢筋主体直径。
一种如所述的混凝土构件的连接结构,所述混凝土构件内套筒的浆锚端与浆锚端连接钢筋通过无收缩高强水泥砂浆灌浆浇筑为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钢筋套筒连接工艺复杂、效率低的缺点,解决了简化钢筋套筒的连接方式、提高效率、保证连接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利用半灌浆钢筋套筒进行钢筋之间的连接,套筒的一端部分采用挤压连接工艺与钢筋连接、另一部分仍采用灌浆方式继续套筒和钢筋的连接,避免了全灌浆热轧无缝钢管滚压套筒尺寸过长的缺陷,同时还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套筒上不需要连接定位销,避免了定位销削弱套筒强度的弊端;
2、与全灌浆热轧无缝钢管滚压套筒相比,由于套筒有半部分是与钢筋挤压连接的,所以不需要在套筒外壁上加工螺纹,即可少滚压加工一半螺纹,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节省了封堵橡胶塞,节约了成本;
3、套筒与钢筋采用挤压连接、连接方式可靠,由于套筒和钢筋之间相互挤压、其接触紧密,在预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出现套筒内漏浆的现象,减少了隐患、保证了效率和质量;
4、对挤压端连接钢筋的端头进行墩粗处理,使其与套筒的挤压端连接更容易,提高了接头的连接强度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套筒和钢筋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混凝土构件中的其它钢筋连接方式相比,具有可靠性高、工艺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其施工简便容易操作,保证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多高层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预制混凝土柱的钢筋连接,以及预制混凝土梁的水平钢筋连接和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的钢筋连接和现有加固工程中的钢筋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步骤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步骤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步骤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步骤九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8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屋面天沟过水结构
- 下一篇:轻质抗震隔墙板边框专用异型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