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材料的制备装置以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2532.9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2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楠;赖奕坚;赵斌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耐德电气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02 | 分类号: | B22F1/02;B22F9/24;H01H1/02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法国马***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氧化物 电触头 材料 制备 装置 以及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电触头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材料的制备装置以及应用。
背景技术
电触头是电器开关、仪器仪表等的关键元件,承担着接通、承载和分断正常电流和故障电流的任务。在制造电触头的电触头材料中,银基电触头材料是最重要、用量最大和最廉价的电触头材料,尤其是银基金属氧化物因其较好的耐电磨损、抗熔焊性和导电性,而在低压电触头材料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银基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材料一般含有两个组分,一个组分是可以提供高的电导率、良好的抗氧化、氮化性能的纯金属Ag,另一个组分为金属氧化物,主要决定电弧分断性能,如SnO2、ZnO等,它们的加入可明显提高电触头材料的电触头性能,已研制出的电触头材料主要有Ag-ZnO、Ag-CuO、Ag-NiO、Ag-SnO2等。目前,合金内氧化法和粉末冶金法是工业化应用较为广泛的Ag-MeO电触头材料的制备工艺。就粉末冶金工艺来说,在原料粉末制备阶段,主要采用机械混合,例如机械合金化法,采用这种混粉工艺,设备简单,添加元素易控制,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整合金的成分,可以制备组织均匀、体积较大的触头,但若混粉时间(混粉条件)控制不好,易使粉末表面状况或颗粒分布发生变化,造成成分偏析、加工硬化等,最终制备的材料密度较低,氧化物质点较粗大,导致耐电弧腐蚀性较差影响触头电寿命。而内氧化法的特点是合金密度高、触头电磨损小、寿命长、便于大批量生产,但缺点也很明显,即产品尺寸不宜太厚,组织容易出现“贫氧区”导致不均匀性,从而使产品性能变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材料制备方法和制备装置,从而获得强度和硬度显著增强,加工性能、导电性能、耐电蚀性能和抗熔焊性能显著提高,尤其是电寿命延长的电触头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材料的制备装置,包括;
混合反应装置,用于将含银的前驱体溶液和金属氧化物的前驱体溶液混合,并且将还原剂与所得到的混合溶液反应,以得到金属氧化物的前驱体所包覆的银粉;以及
热处理装置,用于将所述银粉在非还原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以制得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备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用于过滤所述混合反应装置中反应得到的悬浮体,以及干燥装置,用于干燥所述过滤装置中过滤得到的沉淀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含银的前驱体溶液为银浓度10~1000ppm的银氨溶液。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氧化物的前驱体溶液为金属的醋酸盐或者硝酸盐溶液,其中所述金属为Zn、Cu、In、Ni、W、Mo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氧化物为ZnO、CuO、In2O3、Ni2O、WO3、MoO3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还原剂为水合肼、抗坏血酸、硼氢化钠中的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非还原性气氛为惰性气氛或氧化气氛。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惰性气氛为氮气和/或稀有气体,其中所述稀有气体为氩气、氦气、氖气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处理为在150~800℃下煅烧1~12h。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材料中银的质量百分数为65~99%。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材料中银颗粒和/或金属氧化物颗粒均为纳米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材料的制备装置所制得的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材料,其中所述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材料为纳米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材料制得的电触头,其中所述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材料为纳米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耐德电气工业公司,未经施耐德电气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25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的开油槽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侧开孔浸入式水口内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