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口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2530.X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9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苏玉海;雷新建;王成;周伙喜;赵成龙;池晓龙;林伟雪;旷文琦;陈泽波;岳耀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8 | 分类号: | F24F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口 部件 具有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口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风管机风口部件安装方式是将风口部件通过螺钉固定在天花或者机组出风口上面,风口部件是多导风板的。
参见图1至图3所示,现有的风口部件中的出风面板组件1与出风面板2采用顺着出风方向平行搭接方式,出风面板组件和出风面板之间的间隙较大,用户站在出风口下方,往上看,由于平行搭接方式与人目视方向一致,使出风面板组件1和出风面板2形成的间隙很明显被用户看到。从整体装修后效果来看,整个安装面会看到明显一条大黑缝,外观十分不美观。
此外,导风板组件3和出风面板4上容易形成的凝露水更多,甚至滴落,给客户居家环境及生活带极大不便和相关卫生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口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口部件的面板和导风组件容易出现凝露现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口部件,包括:出风框,出风框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导风组件,导风组件包括上下导风板,上下导风板具有导风侧及与导风侧相反的导风背侧,上下导风板可旋转地设置在出风框内以在出风口打开时导风;出风面板,出风面板设置在出风框的具有出风口的一侧,出风面板上设置有与出风口对应的面板开口,在上下导风板处于导风状态时,上下导风板的导风背侧与出风面板的面板开口的与导风背侧对应的对应开口边沿之间形成出风缝隙,出风缝隙的宽度从靠近出风框到远离出风框的一侧逐渐变大。
进一步地,出风面板的对应开口边沿具有第一楔形面,第一楔形面设置在出风面板的远离出风框的一侧。
进一步地,上下导风板为弧形板。
进一步地,出风面板和出风框之间设置有第一海绵层,第一海绵层从远离出风缝隙的一侧延伸至出风缝隙处。
进一步地,风口部件包括:面板组件,面板组件可旋转地设置在出风框内以将出风口关闭或打开。
进一步地,面板组件包括面板,面板的第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楔形面配合的第二楔形面,面板与出风面板的面板开口配合以将出风口关闭。
进一步地,面板组件还包括弧形底板,弧形底板扣设在面板上并与面板形成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第二海绵层。
进一步地,导风组件还包括多块左右扫风叶片,多块左右扫风叶片设置在上下导风板上,并沿上下导风板的长度方向布置。
进一步地,风口部件还包括: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框架,安装框架具有安装口,出风框从安装口安装至安装框架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风口部件,风口部件为上述的风口部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上下导风板处于导风状态时,由于上下导风板的导风背侧与出风面板的面板开口的对应开口边沿之间形成出风缝隙,且该出风缝隙的宽度从近出风框到远离出风框的一侧逐渐变大,冷风从该出风缝隙流出时,冷风的流向为从狭小的地方吹向宽敞地方,风速会变更慢,更平缓,冷风与出风面板的远离出风框一侧和上下导风板的导风背侧的接触面积大,但冷风风速较低带走热量较小,同时由于冷风与出风面板的面板开口的对应开口边沿尖角处接触,接触面积较小,导致冷源传递到整个面板较慢较困难,从而降低了出风面板与上下导风板的导风背侧容易出现凝露问题的现象,便于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现有的风口部件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现有的风口部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剖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现有的风口部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第二剖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风口部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第一剖视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风口部件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剖视图;以及
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风口部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第二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安装组件;11、安装框架;12、安装口;20、出风框;21、进风口;22、出风口;30、面板组件;31、面板;311、第二楔形面;32、弧形底板;33、安装腔;40、导风组件;41、上下导风板;42、左右扫风叶片;50、出风面板;51、面板开口;52、第一楔形面;60、出风缝隙;70、第一海绵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25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