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6006.1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6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涛;王海玲;何鹏申;刘明森;黄星丽;郭奔;徐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新车型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冲压模具在整车开发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在整车冲压件中,多数零件通过拉延成形后再进行修边冲孔等工艺内容,而冲压件拉延成形时是否能够有效实现精确定位将会直接影响产品成形的质量。特别是部分冲压件为中间凸起、整体为弧形的造型,拉延成形前坯料放置会出现两端弯曲下垂,这样容易导致坯料无法精确定位,从而影响产品成形质量。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方案一中定位装置为一个整体零件,包括固定座101和垂直焊接在该固定座101上的定位支架102,定位支架102上的限位面102a为立面,用于对坯料进行定位。固定座101上设置有腰形过孔、销钉孔,在拉延成形模具中,该定位装置安装在压边圈上,其中腰形孔在调试阶段可调节定位装置的安装位置。如图2所示,对于冲压件中间区域有凸起造型时,坯料两端会下垂弯曲,该定位装置失去定位作用,无法实现精确定位,影响板件成形质量。
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方案二中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座103和垂直焊接在该固定座103上的定位支架104,定位支架104的限位面104a为弧形面。限位面104a设计成弧形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坯料两端弯曲下垂的问题,但是,不同的产品造型以及尺寸大小的不同,其中间区域的最高点位置各不相同,加上坯料大小也不相同,坯料放置后两端边缘下垂弯曲所形成的弧形轨迹也各不相同,因此,这一定位装置也无法对坯料实现很好地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消除坯料弯曲下垂影响,有效提高定位精度和稳定性的定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定位装置,包括:
安装座;
压料架,其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顶面上,该压料架上设置有压料面;
动力源,与所述压料架连接,推动该压料架在所述安装座的顶面上滑动并使得所述压料面朝向模具压边圈上的型面移动。
优选地,所述动力源为气缸,该气缸固装在所述安装座的顶面上,所述气缸中活塞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压料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料架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的一端垂直相交,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的顶面贴合,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的端面为所述压料面,所述第一杆的中部与所述气缸中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杆与所述安装座的顶面贴合的一端的两侧设置有法兰台,该法兰台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杆垂直;所述安装座的顶面上固装有与所述法兰台导滑配合的导向块。
优选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杆的中部与所述气缸中活塞杆的自由端螺纹联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杆与所述安装座的顶面相贴合的端面、所述法兰台的外表面以及所述导向块与所述法兰台相贴合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耐磨层。
优选地,所述耐磨层为由固体润滑剂形成的耐磨层。
本实用新型一种定位装置,其动力源推动压料架在所述安装座的顶面上滑动,压料架上的压料面与模具压边圈上的型面配合将板件压紧,从而可在冲压生产过程中消除坯料弯曲下垂的影响,有效地实现了坯料的精准定位,进而提高了冲压件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种现有定位装置的轴测图;
图2为第一种现有定位装置的失效示意图;
图3为第二种现有定位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装置的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装置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装置的使用状态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装置的使用状态左视图。
图1中附图标记为:101固定座、102定位支架、102a限位面。
图3中附图标记为:103固定座、104定位支架、104a限位面。
图4至图7中附图标记为:1定位装置、11安装座、12气缸、13压料架、13a第一杆、13b第二杆、131压料面、132法兰台、14导向块、15螺栓、2托料定位装置、4凸模、5压边圈、6下模座、7坯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6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线铆接机
- 下一篇:硼钢钢管的高压气体胀形热成形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