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管成型多工位级进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1179.4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2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邱遵文;张世平;植大钊;邓有忠;黄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龙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管 成型 多工位级进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管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炉管成型多工位级进模。
背景技术
炉管,材质为Aluminized steel thich,料厚0.6mm,是烤炉产品内连接燃气主管喷气燃烧的重要零部件,它的品量好坏直接影响烤炉的使用寿命和产品的卖点。因此,对其质量要求非常严格,除外形尺寸要保证外,还要求拍平平面不允许漏气、外观面无压痕、压伤、凹陷、起鼓、塌角、刮擦等缺陷。在炉管制作过程中,需要对炉管进行预弯,在传统的制作工艺中,预弯的模具结构中,在模架外面固定一个油缸连接预弯结构中的抽心凸模,工作时抽心凸模通过油缸先从产品的一端伸进,预弯凸模开始预弯,完成后预弯凸模先回程,抽心凸模再回程,其油缸体积庞大、动作速度慢、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炉管成型多工位级进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炉管成型多工位级进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通过导柱结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成型主体凸模、浮升块及斜楔,所述斜楔通过通过斜楔固定板固定在上模座下方,所述浮升块可浮动的安装在上模座下方,所述浮升块的下面安装有成型主体凸模;
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成型主体凹模、滑块、滑块压料板及预弯凸模,所述滑块压料板具有与所述斜楔的斜面相配的斜面,所述成型主体凹模安装在下模座上,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下模的两侧,所述预弯凸模与滑块连接,滑块压料板安装在所述滑块的外侧以推动滑块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斜楔机构来实现预弯成型,通过斜楔带动滑块和滑块上的浮升块,把冲压机床的上下机械运动转变为模具中相关零部件的上下运动同时加水平运动,从而有效提高预弯工序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上还安装有斜楔挡板,所述斜楔挡板安装在所述滑块压料板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中还安装有氮气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上还安装有滑块压料板复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压料板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上安装有卸料螺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炉管成型多工位级进模”的开模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炉管成型多工位级进模”的预弯工序第一阶段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炉管成型多工位级进模”的预弯工序第一阶段完成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炉管成型多工位级进模”的预弯工序第二阶段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炉管成型多工位级进模”的预弯工序第一阶段完成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炉管”的翻直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炉管”的预弯主视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炉管成型多工位级进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通过导柱结合在一起;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10、成型主体凸模11、浮升块12及斜楔13,所述斜楔13通过通过斜楔固定板14固定在上模座10下方,所述浮升块12可浮动的安装在上模座10下方,所述成型主体凸模11安装在浮升块12的下面;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20、成型主体凹模21、滑块22、滑块压料板23、预弯凸模24以及滑块挡板25,所述滑块压料板23具有与所述斜楔13的斜面相配的斜面,所述成型主体凹模21安装在下模座20上,所述滑块22滑动安装在成型主体凹模21的两侧,所述预弯凸模24与滑块22连接,滑块压料板23安装在所述滑块22的外侧以推动滑块22移动,所述滑块挡板25安装在下模座20并位于滑块22外侧。滑块22的下部安装有氮气弹簧26,滑块压料板上安装有复位弹簧27,为便于卸料,滑块22内还安装有卸料螺钉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龙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龙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11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形带孔产品的翻边模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粉末物品的衬底包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