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眩光车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0964.1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3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姜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正华 |
主分类号: | F21S8/12 | 分类号: | F21S8/12;F21V1/00;F21V14/00;F21W10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眩光 车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眩光车灯。
背景技术
夜晚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在会车时,其前照灯的强光会引起驾驶员眩目,致使驾驶员获得视觉信息的质量显著降低,造成视觉机能的伤害和心理的不适,是诱发交通事故的潜在因素。
视野内产生人眼无法适应之光亮感觉,可能引起厌恶、不舒服甚或丧失明视度。在视野中某一局部地方出现过高的亮度或前后发生过大的亮度变化,眩光一般有以下危害:
第一,强光直射经常有眼睛酸痛及流泪等现象,驾驶员为了避开强光直射,通常会选择将头偏向另一侧,若操作不当可能会诱发交通事故;
第二,由于驾驶员视觉暗适应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瞬间的强光直射会眼前“一片漆黑”,约10s的视力障碍时间内,看不清路况冒险行驶,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我国对交通安全设施给予了高度重视,防眩设施也在高等级公路上得到了应用,但其功能不同护栏和标志线等其他交通安全设施,不易被人们接受和认同。当有强光直射,一般情况下驾驶员选择将头转向背光侧,也有选择佩戴防眩光的偏光眼镜,但是如果引起眩光是来自光滑物体表面的反光,这种反光是特殊的,其中大部份被形成了偏振光,即光线被限定在一个平面中振动,这时普通的滤光镜并不起作用,只有偏振光眼镜来消除这种眩光,要求较高。另外,对于眼睛近视的驾驶员来说,佩戴偏光眼镜不太方便,现在的高色温车灯不仅影响安全,对视网膜损伤也很大,看久了眼睛会出现红肿流泪现象。
眩光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明显的危害,且会对驾驶员有较大的影响,眩光如同噪声一样,是一种环境污染。所以对眩光的研究与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的防眩光设施,特别是较复杂的放眩设施,不易被人们接受和认同,某些设计不合理的防眩设施起不到防眩效果,更甚者,在特殊情况下,其会增加光晕,以至于增加眩光程度,诱发交通事故,偏光眼镜对于光线来源要求苛刻,佩戴偏光镜对于近视的驾驶员来说,不切合实际。 因此,固定安装在车头的车灯更容易使人接受,高色温车灯不仅影响安全,对视网膜损伤也很大,看久了眼睛会出现红肿流泪现象,不利驾驶员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光车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眩光车灯,包括车灯外壳、灯罩和灯泡,所述车灯外壳的表面设有一层灯罩,灯罩采用透明材质制成,透光性较好,所述灯罩的两侧均设有挡光板,挡光板与车灯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灯泡的左右两侧依次设有反光镜和聚光凹面镜,聚光凹面镜的下端靠近灯泡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器,伸缩器的下端设有轴承,轴承上套有弹簧机构,轴承的末端设有第一拉环,聚光凹面镜的下端靠外侧设有一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设有活动铰,第一支撑杆通过活动铰与聚光凹面镜相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灯外壳内设有灯泡,灯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在传动时可以带动灯泡左右移动,传输带的内侧设有齿条,传输带内设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端与传输带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光镜的下端靠近灯泡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器,伸缩器的下端设有轴承,轴承上套有弹簧机构,轴承的末端设有第二拉环,反光镜下端靠外侧设有一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设有活动铰,第二支撑杆通过活动铰与反光镜相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光板采用不透明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光镜为平面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光凹面镜为凹面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防眩光车灯的构造与普通车灯比较相对复杂,但整体看来结构仍然较为简单,技术原理具有科学合理性和设计可行性,在维护修理方面,其同普通车灯相同,损坏后维护方便,具有可维护性,驾驶员使用时只需启动按钮即可,操作简便,相对于复杂的现有防眩设施来说,更容易让人接受,车灯射 出的光线不同于高色温车灯,和普通车灯一样,不会影响驾驶员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眩光车灯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眩光车灯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眩光车灯防眩时光线分布图。
图4为普通车灯光线示意图。
图5为防眩车灯光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正华,未经姜正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0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伞筒灯
- 下一篇:一种可调光距的LED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