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器及其背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0596.0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8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俐闯;曾永志;闫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7/00;F21V17/10;F21V17/12;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雯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及其 背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器及其背光源。
背景技术
直下式背光源一般包括背板及设置在背板上的多个LED,一般LED颗数较多,导致相应的电路板使用较多,造成成本较高。然而,若减少LED的数量,LED之间的距离过大,会出现灯影问题。
与此同时,直下式背光源的LED通过折射式透镜出射的光,虽然大部分直接射到扩散板上,但仍然有一部分出射角大的光线由于光程较大的原因在传播中损失掉,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显示器及其背光源。
一种背光源,包括背板、设置在背板上的LED和设置在背板上的相互邻接的反光器,所述反光器至少为两个;
所述反光器包括多个反光板,所述多个反光板均与所述背板呈角度设置,且所述多个反光板围成棱台状的反光空间,所述棱台状的反光空间的底面中面积较小的为所述反光空间的上底面,所述棱台的反光空间的底面中面积较大的为所述反光空间的下底面,所述上底面与所述下底面相对;
所述反光空间的下底面处为出光口,所述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处为背板;
其中,反光空间内至少设置一个所述LED,且所述LED位于所述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反光板与所述背板之间的夹角均为10°至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处设置与所述多个反光板连接的反光片,所述反光片开设有供所述LED穿过的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器通过双面胶或螺钉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空间的上底面呈正方形,且所述反光空间呈正棱台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器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顺序排列,相邻的所述反光器的相邻的反光板相互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基板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基板与所述背板平行且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架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反光器的相邻的两个反光板的连接处,所述支撑板的端部形成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反光板抵接,以支撑所述反光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基板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基板与所述背板平行且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架位于相邻的四个所述反光器的相邻的四个反光板的连接处,所述支撑板的端部形成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反光板抵接,以支撑所述反光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加固板,所述加固板与所述基板垂直连接,且所述加固板与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
一种显示器,包括扩散板和所述的背光源,所述背光源的出光口朝向所述扩散板。
上述显示器及其背光源,通过设置反光器,形成棱台状的反光空间,能够将出射角较大的光线反射至出光口,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有效的节约了能源。通过均匀的反射,避免了灯影的问题,可以增大LED的间距,减少LED及其相应的电路板的数量,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背光源的出光原理图;
图3为传统背光源的出光原理图;
图4为另一种传统背光源的出光原理图;
图5为又一实施例背光源的示意图;
图6为又一实施例背光源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背光源的第一支撑架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背光源的第二支撑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显示器及其背光源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显示器及其背光源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显示器及其背光源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显示器及其背光源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显示器及其背光源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未经TCL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0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下式背光模组
- 下一篇:具有优良散热效果的LED背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