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动车防控网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52405.6 | 申请日: | 2014-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3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南;诸丕兵;任忠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阳海康保泰安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B62H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技术 电动车 防控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动车防控装置,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人口众多,非机动车保有量基数巨大并呈逐年快速上升态势,其中电动车因其经济、轻便、省力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随着电动车大规模普及,特别是电动车视同自行车不必上牌,电动车的被盗的现象越来越多,防盗任务越来越重。传统的防盗措施局限于派遣执勤人员在小区出入口或道路岗亭进行盘查,这种方式比较繁琐,且具有明显的“事后”劣势,即无法判断当前过往的车辆是否存在被盗嫌疑,从而导致遗漏查询等现象,对防盗可靠性没有保障,工作效率低,无法很好地鉴别出被盗电动车,而且还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问题。
浙江某地市据调查现有20万量电动车,每年新增5万量,但是每年被盗电动车的发案数量达到几万起,占居公安机关的案件数量超过20%,而且这些案件没有线索,多半成为无头案件,成为当地公安的“灾难业务”,大大影响了当地公安和社会的治安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特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动车防控装置,包括电动车,所述装置1由高频一体式读写器101、标签102及PC机103组成;所述高频一体式读写器101捕获标签102信息传递PC机103;所述标签102包括车主标签201和车载标签(202);所述车载标签(202)信息与车主标签201信息一一对应;所述车载标签202封装于所述电动车车头 内壁501、仪表盘下502、车把内503、轮毂外侧504、车胎内505;所述车主标签201封装后穿孔悬挂在钥匙环401上;车主标签201封装为85X54mm和70X40mm两种卡片;所述车主标签201和车载标签202信息通过WIFI接通高频一体式读写器101传输PC机103验证。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具有准确精准全程监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无人看守,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动车防控装置架构示意图
图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动车防控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动车防控装置,包括电动车,所述装置(1)由高频一体式读写器(101)、标签(102)及PC机(103)组成;所述高频一体式读写器(101)捕获标签(102)信息传递PC机(103);进一步所述标签(102)包括车主标签(201)和车载标签(202);进一步所述车载标签(202)信息与车主标签(201)信息一一对应;
进一步所述车载标签(202)封装于所述电动车车头内壁(501)、仪表盘下(502)、车把内(503)、轮毂外侧(504)、车胎内(505);进一步所述车主标签(201)封装后穿孔悬挂在钥匙环(401)上;进一步车主标签(201)封装为85X54mm和70X40mm两种卡片;进一步所述车主标签(201)和车载标签(202)信息通过WIFI接通高频一体式读写器(101)传输PC机(103)验证。
实施例2
通过对电动车安装车载智能标签,车钥匙牌里安装与车载标签匹配的钥匙 标签,城市道路监测点或社区门口安装感应装置的方式构建UHF RFID电瓶车监管系统。这样一来,当电动车和钥匙牌同时经过某一监测点,感应装置默认为正常通行不会报警;反之若只检测到车载标签(没有检测到与之匹配的车钥匙标签)时,感应装置将认为通行车辆具有被盗嫌疑可立刻报警。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动识别和数据捕获技术,可以提供无人看管的自动监视与报告作业。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装有车载标签的物体接近微波天线时,阅读器受控发出微波查询信号。车主标签收到经微波天线发出的查询信号后,根据查询信号中的命令要求,将车主标签中的数据信息反射回微波天线。微波天线接收到车主标签反射回的微波合成信号后,经阅读器内部微处理器处即可将车主标签中的识别代码等信息分离出来。这些识别信息作为物体的特征数据被传送到控制计算机作进一步处理,从而完成与物体有关的信息查询、统计、管理等应用。整个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阳海康保泰安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富阳海康保泰安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24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频段RFID读写器模块
- 下一篇:多方位扫描的条码扫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