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血氧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7188.1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1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455 | 分类号: | A61B5/1455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10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血氧饱和度探头,用于人体血液中的氧浓度即血氧饱和度的测定,具体说是一种一次性血氧探头。
背景技术
人体血红蛋白结合氧的最大量称氧容量OCP , 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称氧含量OCN,血氧饱和度是指氧容量OCP与氧含量OCN的比值。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原理采用光电法,动脉血管通常不断地搏动,在收缩与舒张期间,随着血流量的增减, 不同程度的吸收光线, 收缩与舒张阶段的吸光比率就被换算成了血氧饱和度测量值。现有的血氧饱和度测定探头主要由背衬、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粘附层、导线、离型托片组成,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贴合于粘附层,由背衬及粘附层固定于人体上,发光二极管位于人体一侧,光敏二极管位于背对人体的一侧,导联线将光电信号引出并传输到检测仪器。其中关键部件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先与导联线焊接,然后人工粘附于粘附层上。这种血氧探头制作工艺繁琐,使用过程中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容易移位,与导联线的焊接点容易折断,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一次性血氧探头,其材料选择及结构设计合理,制作成本较低,节省材料,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一次性血氧探头,包括:上粘附层、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下粘附层、背衬、离型托片,其特征在于,有一由导电基材或镀覆有导电膜的非导电基材制成的电极芯片本体,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焊接在所述电极芯片本体上,所述电极芯片本体正面上设有连接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的导联线及导联线引出连接点,所述上粘附层覆盖在所述电极芯片本体正面。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极芯片本体的背面覆盖一屏蔽层制成一体式电极芯片,所述一体式电极芯片背面通过所述下粘附层粘接所述背衬。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极芯片本体、屏蔽层和背衬的对应位置上各设置两个定位通孔。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极芯片本体、导联线及导联线引出连接点由碳素材料一次成型制成。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粘附层1上与发光二极管与光敏二极管对应的位置上,各开有一通光孔。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极芯片本体为L形,所述导联线引出连接点位于L形的电极芯片本体一端,所述光敏二极管位于L形的电极芯片本体另一端,所述发光二极管位于L形的电极芯片本体中间的转角部位,所述上粘附层和背衬均为L形。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极芯片本体为长条状,所述导联线引出连接点位于长条状的电极芯片本体一端,所述光敏二极管位于长条状的电极芯片本体另一端,所述发光二极管位于长条状的电极芯片本体中间部位,所述上粘附层、下粘附层和背衬均为长条状,所述背衬中间部位的两边内凹。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背衬由无纺布或泡棉、棉纸、透气胶膜制成,所述离型托片设置在一次性血氧探头的最上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有一由导电基材或镀覆有导电膜的非导电基材制成的电极芯片本体,将发光二极管及光敏二极管焊接在电极芯片本体上,在电极芯片本体正面上设有连接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的导联线及导联线引出连接点,电极芯片本体的背面覆盖一屏蔽层制成一体式电极芯片,一体式电极芯片背面通过下粘附层粘接背衬。电极芯片本体、导联线及导联线引出连接点可以由碳素材料一次成型制成。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电极芯片本体上的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不会移位脱落;导联线引出连接点与检测仪器连接可靠,有利于提高血氧饱和度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血氧探头实施例1的装配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血氧探头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血氧探头实施例2的装配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血氧探头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中的标号为:1-上粘附层、2-通光孔、3-发光二极管、4-光敏二极管、5-导联线、6-电极芯片本体、7-定位通孔、8-导联线引出连接点、9-屏蔽层、10-下粘附层、11-背衬、12-离型托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71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氧采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血压记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