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豆双分离下料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6959.5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8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世纪豪嘉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28 | 分类号: | B65D88/2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6110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分离 下料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大豆双分离下料仓。
背景技术
腐竹又称腐皮或豆腐皮,是很受欢迎的一种汉族传统食品,也是华人地区常见的食物原料,具有浓郁的豆香味,同时还有着其他豆制品所不具备的独特口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成分,腐竹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泡好的大豆经过除杂后,送入到磨浆机中磨浆,然后制成腐竹,目前,将大豆下料磨浆的下料仓均是直接将大豆送入磨浆机,然而这种下料仓,在下料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堵塞,并且,如果当磨浆机损坏或者需要保养时,整条生产线就必须被迫停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找到一种能够避免出现下料堵塞,在出现机械故障和保养过程中,依然可以连续生产的双分离下料仓就有必要了,同时,由于双分离下料仓连接两台磨浆机,就需要在两台磨浆机磨浆时,达到磨浆浓度均衡,避免出现浓度差异较大,这就需要双分离下料仓两侧下料均匀,而且能够实现下料可调的多功能的下料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双管下料、生产效率高、下料均匀,下料可调的大豆双分离下料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豆双分离下料仓,包括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的下部设置有锥形集料斗,所述的集料斗的下部的内圆周壁设置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上表面设置有震荡弹簧,所述的震荡弹簧上设置有分料网板,所述的分料网板上部两侧设置有振动器,分料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筋,分料网板的外圆周设置有连接脚,所述的连接脚与震荡弹簧的上端相连,集料斗的下端连接有圆柱形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轴向设置有隔板,所述的隔板两侧分别对称连接有下料管,所述的下料管设置有调节阀门。
所述的进料口设置为圆柱形结构。
所述的凸台设置数量为4个,并且凸台的上表面与震荡弹簧下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分料网板的网孔与大豆粒径相适应。
所述的振动器设置数量为2个,并且振动器对称设置。
所述的固定筋设置有纵向和横向分布。
所述的隔板设置在经过出料口圆心。
所述的调节阀门设置在下料管的上管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双分离下料仓,采用将大豆均匀双分的方式,实现大豆的均匀双侧下料,这样既可以增加工作的效率,同时又可以避免出现机械故障造成整条生产线停止带来的损失,大豆双分离下料仓包括圆柱形的进料口。将泡好的大豆经过进料口进入到集料仓中,在集料仓的设置有凸台,凸台上通过震荡弹簧连接有分料网板,这样泡豆就掉落到分料网板上,分料网板上设置有振动器,这样就可以使得分料网板在震荡弹簧的作用下振动,这样既能够有效避免泡豆在集料仓中的堵塞问题,又能够使泡豆经过分料网板的网孔均匀的下料,另外,在分料网板的上部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固定筋,有效的加强了分料网板的强度,增强了分料网板的寿命,降低了成本,此外,出料口设置有经过圆心的隔板,将出料口等分为两部分,这种结构就可以将大豆均分为两部分,从设置在出料口下部的下料管进入到磨浆机,这样就可以使两台磨浆机磨浆的浓度均匀,生产的腐竹质量更高,提高了效益,同时,在出料管的管口处设置有调节阀门,这样就可以实现当下料不足时,可关闭其中的一个阀门,使用一台工作,这样就节省了能源,另外,当需要保养时,可以分别关闭调节阀门,依次对两台设备保养,就可以在不停产的情况下进行保养,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双管下料、生产效率高、下料均匀,下料可调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双分离下料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豆双分离下料仓分料网板详图。
图中:1、进料口 2、集料斗 3、凸台 4、震荡弹簧 5、分料网板 6、振动器 7、固定筋 8、连接脚 9、出料口 10、隔板 11、下料管 12、调节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世纪豪嘉食品有限公司;,未经许昌世纪豪嘉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6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