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锅底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6201.1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5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陆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晟轻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2 | 分类号: | 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17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锅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炊具,尤其涉及一种能通过电磁感应导热的复合锅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锅如高压锅、炒锅、煎锅、不粘锅等锅具是比较多地采用铝质材料做成的,由于铝是非导磁材料,因此传统的铝质锅不适宜在电磁灶上使用,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新的加热灶具如电磁灶广泛地进入到普通的百姓家庭,而铝质锅具没法在电磁灶上使用势必限制其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此有科技人员开发出复合锅底的锅具,其一种是将它是在原有铝质锅底复合上一层不锈钢底面,将底面与锅底焊接而成,其缺陷在于加工工艺复杂,需要将钢板焊接在铝质锅的底部,焊接需要专门的凸备,同时很容易影响到锅底表面的光洁度,且焊接的成本也较高。现有专利号为CN200820134476.4的中国专利《一种铝质锅的复合锅底》,其在铝质锅底的底面上复合有导磁金属板,其中,所述导磁金属板与铝质锅底对应结合的表面上高温高压结合有铝板,所述铝板上表面以中心为圆心间隔设置有多个同心的圆环状凸起部和凹槽部,所述铝质锅底的底面铝压铸结合于所述凹槽部。这种结构虽然导磁片与锅底结合牢固,但是需要增加铝板,不仅成本高,制造也不方便。
又如专利号为200920122139.8的中国专利《一种复合锅底》,其包括有锅体底部和复底片,复底片覆盖固定在锅体底部上,其特征在于锅体底部和复底片相对表面分别成型有配合的纹路,通过先热挤压再冷却方法,使复底片通过纹路结构复合在锅体底部上,其大大增加了两者复合的牢固度,但是需要预先在锅底和复底片的复合面进行拉丝纹处理,然且复合时两者要同向放置,纹路要对齐,这虽然增加了复合的牢固度,但是制造工序复杂,成本高,且复底片受热后容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加工方便、复合锅底牢固且不容易变形的复合锅底。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锅底,包括铝质的锅底和复合在锅底底面的带有多个翻孔的导磁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底和导磁发热片之间设有若干条金属丝,锅底、金属丝与导磁发热片通过模具压制连接在一起。
作为改进,所述导磁发热片为一圆形的不锈钢片,在导磁发热片上开设有中心圆孔,翻孔以中心圆孔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分布,金属丝为导磁发热的铁丝或不锈钢丝,金属丝嵌置在导丝发热片的翻孔之间。
作为改进,所述导磁发热片上径向间隔开设有若干将导磁发热片分割成数个相连的扇形区域的分割槽,金属丝为与各个区域相对应的若干组,每组金属丝为呈V字形的大小二个,分别开口朝外呈内外分布。
再改进,所述分割槽为均匀分布的6个,金属丝为均匀分布的6组,每组金属丝的V形夹角为60度。
最后,所述金属丝直径范围0.8至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导磁发热片上设有翻孔,在锅底和导磁发热片之间设有导磁发热的金属丝,锅底、金属丝与导磁发热片通过模具压制连接在一起,这样增加了基材与导磁发热片的连接强度,金属丝的嵌入在增加强度的同时减少了复合锅底变形,提高了导磁发热效果,不仅使得复合锅底平整美观、而且大大增加了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美观,制备工序简单,在提高了导磁发热片与锅底的复合强度、减少变形的同时延长了锅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锅底的外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锅底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锅底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锅底的压制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锅底,包括铝质的锅底1、复合在锅底1底面的带有多个翻孔21的导磁发热片2以及设置在锅底1和导磁发热片2之间的金属丝3,金属丝直径范围0.8至2mm,锅底1、金属丝3与导磁发热片2通过模具压制连接在一起;导磁发热片2为一圆形的不锈钢片,在导磁发热片2上开设有中心圆孔,翻孔21以中心圆孔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分布,金属丝3优选为能够导磁发热的铁丝或不锈钢丝,金属丝3嵌置在导丝发热片的翻孔之间;在导磁发热片2上径向间隔开设有6组将导磁发热片2均匀分割成6个相连的扇形区域的分割槽22,金属丝3为与各个区域相对应的6组,每组金属丝3为呈V字形的大小二个,分别开口朝外呈内外分布,每个金属丝3的V形夹角为60度。
制造时,如图4,先在导磁发热片2上压出多个翻孔21,并从中心孔向外周开设6条分割槽22,然后将金属丝3分别嵌置在导磁发热片2上,将导磁发热片2与锅底1的外底面对应放置,使用上模具4、下模具5将两者压制为一体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晟轻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晟轻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6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