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软导线速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7519.3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3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平安;贾玉涛;李晓;马保;王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登封市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70 | 分类号: | H01R4/7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李想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导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内部为金属导线的电线的接线装置,属于电线接线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线路维护工人在进行两根金属导线的连接的时候,通常的连接方式是将导线的外皮拨开,内部的金属导线扭曲缠绕的拧在一起,然后再用绝缘胶带进行绝缘处理,这种方法不仅接线过程中较慢且繁琐,而且绝缘胶带在使用过程中会慢慢脱落出现安全隐患,同时还可能出现导线连接的不紧密,造成发热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软导线的速接装置,可以克服黑胶布的安全性不高、耐久性差、接线端容易发热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金属软导线速接装置,包括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上接线端内部为插入导线的中空区域15,上接线端的外部有第一绝缘层1、内部有第一导体层12,第一导体层12的外部有外螺纹13,下接线端的外部有第二绝缘层2,内部有第二导体层21,第二导体层21内部中空,中空的内壁有内螺纹22,外螺纹13与内螺纹22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导体层12的外部有与外螺纹13的方向不同的凹槽18。
所述凹槽18不少于1个,所述凹槽18的大小不同。
所述上接线端内部中空区域的内径和下接线端插入导体的进线口24内径不小于外部绝缘的金属导线的外径。
外螺纹4和内螺纹6螺纹连接后,所述下接线端的第二绝缘层2的下边界25和上接线端的第一绝缘层1的上边界14无隙接触;或者所述下接线端的第二绝缘层2的外部有第三绝缘层43,外螺纹4和内螺纹6螺纹连接后,所述第三绝缘层43覆盖所述下接线端的第二绝缘层2的下边界25和上接线端的第一绝缘层1的上边界14的接缝。
所述第一导体层12和第二导体层22的材质与金属导线相同。
所述第一导体层12的外螺纹13为锥形或者圆柱形。
使用本实用新型以后,可以有效地提高接线速度,避免因绝缘胶带的脱落产生的事故,同时,可以避免导线连接不紧密造成的发热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接线端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下接线端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下接线端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接线端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无导线时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的连接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软导线速接装置包括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上接线端内部为插入导线的中空区域15,上接线端的外部有第一绝缘层1、内部有第一导体层12,第一导体层12的外部有外螺纹13,下接线端的外部有第二绝缘层2,内部有第二导体层21,第二导体层21内部中空,中空的内壁有内螺纹22,外螺纹13与内螺纹22螺纹连接。第一导体层12的形状可以是圆锥形,也可以是圆柱形。第一导体层12和第二导体层21的材质与所要连接的导线的材质相同,可以使接线过程中不发热。
上接线端的外壁上还可以包括与外螺纹13的方向不同的凹槽18,用于放置导线。凹槽18不少于1个,大小不同,方便不同粗细的导线放入。
上接线端内部中空区域的内径和下接线端插入导体的进线口24内径与外部绝缘的金属导线的外径略大,即进线口24内径不小于外部绝缘的金属导线的外径,可以方便导线插入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的中空区域。
外螺纹4和内螺纹6螺纹连接后,下接线端的第二绝缘层2的下边界25和上接线端的第一绝缘层1的上边界14无隙接触,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被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完全覆盖,可以使接线装置绝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登封市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登封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7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控磁盘阵列请求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