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确标示打磨余量的仿形划线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3133.9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8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汪国庆;黄天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21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标示 打磨 余量 划线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确标示打磨余量的仿形划线工装。
背景技术
参照图1,尾翼与弹体的安装方式采取的是快速装拆技术,在导弹发射前将尾翼挂装到弹体上。尾翼包括翼体及蒙皮,翼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蒙皮,蒙皮的底端面会超出翼体底面一部分。
弹体包括发动机和尾段。由于弹体在制造出来以后一般不再进行打磨加工,因此,为了保证导弹外形气动性能,尾翼在装配到弹体之前,需对尾翼进行打磨,打磨去除尾翼上的蒙皮底部的余量,以装配后确保尾翼与弹体之间的配合间隙要求。
为保证导弹外形气动性能,要求尾翼侧面的蒙皮底端面与弹体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不大于1.5mm、局部(发动机焊缝处)不大于3mm。由于发动机上与尾翼配合处有两处焊缝,考虑弹体的尾段形位公差、尾段与发动机对接误差等因素影响,尾翼与弹体的发动机的间隙一致性较差,难以一次加工控制,因此,尾翼制造时,蒙皮底部超出翼体的一段会留有4~5mm打磨余量,装配前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打磨去除,以保证装配时尾翼与弹体的间隙要求。由于各处打磨量不一致,如果局部打磨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间隙超差,影响装配。
尾翼打磨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尾翼产品质量、进度的瓶颈。,传统的操作方法主要是凭借操作者的经验和技能水平,完全依靠经验来对尾翼进行打磨。这种操作方法主要是凭借操作者的经验和技能水平,需要多次打磨、试装、拆卸、修配,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确标示打磨余量的仿形划线工装,其操作简单、快捷;划线后打磨余量直观、准确,对人员操作技能要求低;工作效率和打磨质量高,产品质量稳定,有效地满足了生产进度和质量要求。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精确标示打磨余量的仿形划线工装,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固定连接有转接装置,所述转接装置包括导轨装置,所述支撑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导轨装置,导轨装置包括四根导轨,所述四根导轨排列成与尾翼的底部相应的形状,所述导轨装置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可拆卸连接尾翼和弹体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每根导轨上均安装有划线装置,所述划线装置包括安装在导轨上的滑动块,滑动块上滑动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竖直设置,所述导向杆靠近尾翼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在尾翼的蒙皮的侧面上划线的划针,导向杆靠近弹体的尾段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上安装有能在尾段外表面滚动的滚轮,所述导向杆上套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设置在滑动块和支座之间并能被滑动块和支座挤压。
优选地,所述滑动块包括固定安装在导轨上的导轨滑块及固定安装在导轨滑块上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导向杆从滑槽处穿过滑动块。
优选地,所述四根导轨分成两组,每组包括两根导轨,每组的两根导轨固定连接在一起;该两组分别为第一导轨组和第二导轨组,所述第一导轨组和第二导轨组左右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轨组的两根导轨和第二导轨组的两根导轨均固定连接在第一接头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轨组和第二导轨组之间设置有加强支架。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的上下两端分别活动穿装有用于将第一接头、尾翼和尾段连接在一起的插销。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头的上下两端分别活动穿装有用于将第二接头、尾翼和尾段连接在一起的插销。
优选地,所述划针穿装在导向杆上,划针包括针尖部和杆部,所述杆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杆部套接有第二压缩弹簧,导向杆位于螺母与第二压缩弹簧之间,杆部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导向杆与环形凸台能配合挤压第二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先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将尾翼和弹体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划线装置在导轨装置上的滑动,使划线装置上的划针在尾翼侧面的蒙皮上划线,根据所划出的曲线的形状即可知道如何对尾翼上的蒙皮底部进行打磨,以保证装配时尾翼与弹体的间隙要求。另外滚轮通过第一压缩弹簧的压紧,可以使滚轮始终与弹体的发动机和尾段始终接触,以保证划针在尾翼的蒙皮上所画的线与弹体表面的实际情况一致,以使打磨更精确。本仿形划线工装操作简单、快捷;划线后打磨余量直观、准确,对人员操作技能要求低;完成一片尾翼的打磨仅需耗时2小时,工作效率较之前可提高4倍以上;打磨的尾翼一次合格率98%以上,产品质量稳定,有效地满足了生产进度和质量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尾翼与弹体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31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炉窑耐火砖捡拾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针织横机的机头检修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