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节能、低NOx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9546.6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4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邓加辉;冯速;卢先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城都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40/00 | 分类号: | F23B40/00;F23N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马振刚 |
地址: | 610046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节能 nox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节能、低NOx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在有的生物质工业锅炉。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层燃,另外一种是外置室燃。
1、采用层燃技术燃烧生物质燃料(如图一),锅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费用相对较低。但在层燃烧中,由于生物质挥发分高达70%~80%,炉排上燃烧份额只有30%~50%,其余以气态和半悬浮状态燃烧,炉膛火焰中心温度维持在1200℃以上,燃料中的碱金属物质及氯元素在这种条件下都倾向于进入气相,部分碱金属直接形成碱盐蒸汽的形式,部分通过气相、气固相的复杂过程形式成低熔点的复杂化合物,并在高温下呈熔融的状态进入上部炉膛以及炉膛出口的尾部受热面,导致炉膛及尾部受热面产生严重结焦、积灰、腐蚀问题。由于在高温下运行且氧含量较高,为NOx的产生具备条件,排放就不能达标。
2、采用外置室燃技术燃烧生物质燃料(如图二),锅炉炉膛温度不易控制。由于是固定炉桥,炉桥上只要产生火口,就会形成布风不均而产生焦块,就不能连续稳定运行。结构上外壳要用水冷却,冷却就会吸热,吸热就会造成热能损失,使锅炉系统热效率降低。锅炉蒸发量也不易达标,因为温度过高就会产生结焦现象。锅炉本体排灰比较困难,必须停炉人工排灰,劳动条件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所述燃烧生物质燃料锅炉不能稳定燃烧、热效率低及NOx超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在锅炉中的稳定燃烧,而且热效率、NOx都能达到国家相应标准的生物质节能、低NOx锅炉。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一种生物质节能、低NOx锅炉,包括锅炉壳体,该壳体外部设有电控系统,所述壳体内部从左至右连通有沸腾半气化燃烧室、卧式高温分离器、沉降室,所述沸腾半气化燃烧室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温控点Ⅱ、二次供风系统和温控点Ⅰ,所述卧式高温分离器从上到下设有三次供风系统,三次供风系统与燃烧控制仪连接;卧式高温分离器下端设有返料口,该返料口与沸腾半气化燃烧室之间连通,所述沉降室底部设有风机,该风机通过送风管与二次供风系统、三次供风系统连接;所述壳体外部设有螺旋提升给料机,该螺旋提升给料机的下料管与沸腾半气化燃烧室连通。
所述三次供风系统包括主空气进管,该主空气进管一端与风机连接,另一端与圆形风道连接;所述圆形风道内设切向空气分配支管。风机把空气通过主空气进管送入圆形风道,圆形风道把空气分配给切向空气分配支管,由于空气是切向进入,就能使风管内的烟气旋转运动,空气与烟气就能很快混合均匀、充分燃烧;同时风管内的烟气旋转方向与卧式高温分离器内烟气旋转方向一致,这样就提高了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通过合理布置受热面、温度控制和分段供风,从而是炉膛内温度全部控制在800~900℃以下。能有效地控制燃烧温度升高及过量空气份额,防止氮氧化物(NOx)的产生和炉膛结焦,使锅炉能长期稳定地运行。生物质锅炉的专用电控系统能为锅炉的稳定运行提供有效的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层燃技术燃烧生物质燃料的锅炉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外置室燃技术燃烧生物质燃料的锅炉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向视图。
图5为图3中的B向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三次供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烟气进口;2、温控点Ⅰ;3、螺旋提升给料机;4、下料管;5、内置沸腾半气化燃烧室;6、温控点Ⅱ;7、返料口;8、二次供风系统;9三次供风系统;10、内置卧式高温分离器;11、风机;12、放灰管;13、沉降室;14、烟气出口;15、烟管;16、燃烧控制仪;17、烟气通道;18、受热面;19、分离器烟气,20、圆形风道;21切向空气分配支管;22、主空气进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城都锅炉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城都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95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单段式管状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蒸汽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