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废旧衣服生产涤纶纤维专用高效除静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7981.5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5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聚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聚顺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02 | 分类号: | D06B3/02;D06B23/20;D06M15/00;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废旧 衣服 生产 涤纶 纤维 专用 高效 静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资源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涤纶纤维高效除静电装置。
背景技术
资源的匮乏和被污染,这是当今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而纺织工业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当今世界纺织工业也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纺织品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但其使用周期反而缩短,加之世界人口的飞速增长,纺织品的消耗量极具增加,导致纺织品原料出现紧缺,价格大幅度上扬。二是大量使用过的旧衣服大都被当作垃圾掩埋或焚烧,这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一件服装的完成包含了一个复杂的产业链和大量的能源消耗,在能源和资源越来越紧张的今天,废旧衣物的回收利用必将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废旧衣物回收是一个不断壮大的产业领域。从经济的角度考虑,目前主要的纺织纤维价格上扬也促使厂家认真考虑如何提高利润。加强废旧衣物废料的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不仅对弥补纺织原料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一项成本低、效益高、资源再利用、节能环保的项目。目前,大多数针对废旧衣物回收都采用物理回收法,即进行初步机械加工,开松或熔融等方法,再作为玩具或枕芯等填充物或工业用途织物。此法投资少,技术简单,但其获得的再生纤维品质差,企业利润低,极大地限制了废旧衣物的回收价值和再生经济价值。
如中国专利(CN103924325A)公开了一种混合材质的废旧衣物再生成为可纺纤维生产工艺技术,主要技术特征是:整个生产线设有非织物固体异物去除工序和设有均匀分布沉降的工序及采用多次钢针滚梳理工序,同时采用物理过滤的除尘技术,采用渐进式的风动技术,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可将各种混合材质的废旧衣物再生成可纺纤维的无污染的自动化生产线,为解决大量废旧衣物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其制成的可纺纤维在性能上并没有多大改善,利用率较低。
由于涤纶属于电介质,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都比较大,容易在表面聚集电荷。在涤纶纺丝过程中,纤维与纤维之间、纤维与金属之间因磨擦易产生静电,降低纤维集束性、平滑性及分纤性,对纤维后加工相关工序造成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环境、经济效益好的再生涤纶纤维高效除静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再生涤纶纤维高效除静电装置,包括一能够采用蒸汽进行加热的箱体,该箱体内具有一容腔,所述容腔上部设有能够将该容腔盖合的盖体,盖合后使容腔呈密闭状态,在所述容腔内放入有高分子型阳离子抗静电剂,所述箱体两端分别设有导辊,用于传导涤纶纤维,使涤纶纤维能够顺利从箱体内穿过,在所述容腔内间隔设有横梁,在所述横梁上间隔设有定位杆,用于形成对涤纶纤维的定位,使涤纶纤维均匀分布在高分子型阳离子抗静电剂中,利用蒸汽对箱体内的高分子型阳离子抗静电剂进行加热,加温至260-270℃,使高分子型阳离子抗静电剂能够融入到涤纶纤维中,从而使涤纶纤维具有抗静电功效。
在所述横梁上开有腰形孔,所述定位杆底端穿过腰形孔并通过螺母紧固在横梁上,能够实现两个定位杆之间距离的调整。
所述容腔内一侧设有一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箱体一侧壁之间设有导流通道,容腔内的液态抗静电剂可以顺着导流通道流动,所述横梁一端固定在导流板上,另一端固定在箱体内壁上。
本申请可根据下游产业的需要生产抗起线/抗静电/导电/防臭/防水/防辐射等功能的高性能纤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完成对再生涤纶纤维静电的处理,确保处理的均匀可靠,达到抗静电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再生涤纶纤维高效除静电装置,包括一能够采用蒸汽进行加热的箱体1,该箱体1内具有一容腔2,容腔2上部设有能够将该容腔盖合的盖体3,盖合后使容腔2呈密闭状态,在容腔2内放入有高分子型阳离子抗静电剂,箱体1两端分别设有导辊4,用于传导涤纶纤维,使涤纶纤维能够顺利从箱体1内穿过,在容腔2内间隔设有横梁5,在横梁5上间隔设有定位杆6,用于形成对涤纶纤维的定位,使涤纶纤维均匀分布在高分子型阳离子抗静电剂中,利用蒸汽对箱体1内的高分子型阳离子抗静电剂进行加热,加温至260-270℃,使高分子型阳离子抗静电剂能够融入到涤纶纤维中,从而使涤纶纤维具有抗静电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聚顺塑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聚顺塑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7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