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承荷探测通信综合数据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93772.3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3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胡会娟;房秀杰;王磊;蒋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万博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28;H01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测 通信 综合 数据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承荷探测用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荷探测通信综合数据电缆。
背景技术
承荷探测通信综合数据电缆主要用于煤田地质勘测、地热测井等方面,是测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井下仪器采集的数据和信息实时高速的传输到地面系统,随着测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实时上传的数据及时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电缆本身能适应井下苛刻的工作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能承受机械载荷又能传输电能和电讯号,同时具备耐低温、耐油、抗拉性能等特性的承荷探测通信综合数据电缆,使得制备的电缆本身的结构尺寸小、重量轻,比较适合移动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承荷探测通信综合数据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由缆芯和2根抗拉单元组成,所述缆芯由2根电源线和4根信号线组成,2组绞对后的信号线与2根电源线按一定节距绞合构成缆芯,所述缆芯外依次设有聚酯薄膜层和外护套层,所述2根抗拉单元分别平行并入缆芯两侧的挤出外护套层中。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线由多股绞合韧铜导体A和导体A外挤出聚丙烯绝缘层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线由多股绞合韧铜导体B、导体B外挤出聚丙烯绝缘层以及信号线芯对绞后编织韧铜屏蔽层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抗拉单元由多股高抗拉强度芳纶绞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外护套层为聚氯乙烯外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电缆的缆芯两侧采用合成纤维芳纶作为电缆抗拉单元,使得制备的电缆具有高抗拉性能、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绝缘、柔软、抗老化和生命周期长等优良性能;外护套采用耐低温、耐油专用聚氯乙烯护套料,使电缆在具备优异的抗拉性能同时具备良好的耐环境性能,能够适应井下苛刻的工作环境;信号线外编织韧铜屏蔽层,抗干扰性强,提高了信号传输质量,确保实时上传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本实用新型制备的电缆设计合理,既能承受机械载荷又能传输电能和电讯号,同时具备耐低温、耐油、抗拉性能等特性,结构尺寸小、重量轻,传输性能稳定,适合移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1-缆芯,2-抗拉单元,3-电源线, 4-信号线,5-聚酯薄膜层,6-外护套层,7-导体A,8-绝缘层,9-导体B,10-屏蔽层。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由缆芯1和2根抗拉单元2组成,缆芯1由2根电源线3和4根信号线4组成,2组绞对后的信号线4与2根电源线3按一定节距绞合构成缆芯1,缆芯1外依次设有聚酯薄膜层5和外护套层6,2根抗拉单元2分别平行并入缆芯1两侧的挤出外护套层6中,电源线3由多股绞合韧铜导体A7和导体A7外挤出聚丙烯绝缘层8组成,信号线4由多股绞合韧铜导体B9、导体B9外挤出聚丙烯绝缘层8以及信号线芯对绞后编织韧铜屏蔽层10组成,抗拉单元2由多股高抗拉强度芳纶绞合而成,外护套层6为聚氯乙烯外护套。
制备时,电源线3采用精密绞线机绞合多股韧铜绞线作为导体A7,在导体A7外用挤出设备挤包聚丙烯绝缘层8;信号线4采用精密绞线机绞合多股韧铜绞线作为导体B9,在导体B9外用挤出设备挤包聚丙烯绝缘层8,将2根信号线4按照一定的节距绞和成一个单元,后在绞和单元外用编织机编织韧铜屏蔽层10,将2组信号线4绞和单元与2根电源线3用成缆机按一定节距绞合构成缆芯1,同时在缆芯1外绕包两层聚酯薄膜层5,之后用挤出机挤包聚氯乙烯外护套层6的同时两侧各并入1个芳纶抗拉单元2,制得承荷探测通信综合数据电缆。
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万博线缆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万博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937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