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棒形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4080.2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3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邱锦忠;张卫东;王瑛颖;苏旭;王骁;徐慧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D3/00 | 分类号: | B25D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工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减震棒形工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领域,通常会使用到通过被敲击而工作的棒形工具,如錾子、金属棒等。在使用这类工具时,通常一手握住棒类工具,另一手(或者由其他人)使用其他工具对棒形工具进行敲击。在敲击的过程中,握住棒形工具的手会感到强烈震动,这种震动使人产生不适、长期使用造成手背劳损。同时敲击过程中由于震动产生大量噪声,噪声对操作人员也有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能够减震、降噪的棒形工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减震棒形工具,棒形工具的棒体中形成有空腔,空腔内填充颗粒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腔为单一的连通腔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腔包括数个分隔的子腔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子腔体内放置一个盒,盒的尺寸及形状与子腔体匹配,盒内填充颗粒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颗粒物是金属颗粒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减震棒形工具,包括棒体以及与棒体连接的工作段,棒体中形成有空腔,空腔内填充颗粒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腔为单一的连通腔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腔包括数个分隔的子腔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子腔体内放置一个盒,盒的尺寸及形状与子腔体匹配,盒内填充颗粒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颗粒物是金属颗粒物。
本实用新型利用颗粒物的相互碰撞、摩擦来吸收部分的震动,达到减震、降噪的效果,同时,颗粒物放置在棒体的空腔中,棒体外壳依旧是刚性的,不影响棒形工具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减震棒形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减震棒形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减震棒形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减震棒形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减震棒形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揭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减震棒形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棒形工具的基本结构是在棒体中开设空腔,在空腔中放置颗粒物。在棒形工具被敲击时,随着棒形工具的震动,颗粒物相互碰撞、摩擦以吸收部分震动,从而使得棒形工具整体达到减震、降噪的效果。
空腔和颗粒物的布置方案可以有多种。
首先参考图1所示,在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棒形工具是呈一体式的结构,棒体102中形成有空腔104,空腔104为单一的连通腔体,空腔104内填充颗粒物106。棒体102的第一端为第一工作端101,如果棒形工具是錾子,则第一工作端是錾口。棒体102的第二端105为第二工作端,供其他工具敲击该棒形工具。
参考图2所示,在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棒形工具与第一实施例一样也是一体式的结构,区别在于棒体202中所形成的空腔由数个分隔的子腔体204组成,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数个子腔体204呈一列设置。可以直接在每一个子腔体204中直接填充颗粒物206。或者,也可以在每一个子腔体内放置一个盒,盒的尺寸及形状与子腔体匹配,在盒内填充颗粒物206。棒体202的第一端为第一工作端201,第二端为第二工作端205。
参考图3所示,在图3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棒形工具与第二实施例一样也是一体式的结构,棒体302中的空腔同样也是由数个分隔的子腔体304组成。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子腔体304为两列并行设置。同样可以直接在每一个子腔体304中直接填充颗粒物306。或者,也可以在每一个子腔体内放置一个盒,盒的尺寸及形状与子腔体匹配,在盒内填充颗粒物306。棒体302的第一端为第一工作端301,第二端为第二工作端305。
在上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颗粒物可以选用金属颗粒物。
在一些应用中,为了便于制造、节约资源、扩展通用性和便利性。可能会将棒形工具设计成分段的形式,即第一工作端位于第一工作段上,第二工作端位于第二工作段上,第一工作段、第二工作段可以与棒体分离,也可以与棒体呈一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84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筋用冲击钻的可调节定位支架
- 下一篇:一种鸟窝拆除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