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装配式护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9529.6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2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刘国勇;童伟;何良;付荣华;嵇红刚;吴晨阳;何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4;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装配式 护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的边坡防护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装配式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辅砌或栽植的统称,按功能可将其概分为两种,一种是仅为抗风化及抗冲刷的坡面保护工程,另一种是为边坡提供抗滑力的挡土护坡。在水利水电工程、水运交通工程、河流渠化工程等,特别是水位变幅区以及水下边坡都需要进行边坡的防护,实际工程中一般采用干砌块石护坡、浆砌块石护坡、混凝土护坡等整体式护坡结构。整体式护坡结构虽然整体性好,但是存在施工工艺复杂,对护坡基础要求比较高,往往在施工进度紧张和施工条件复杂的情况下,难以保证护坡的施工质量,同时工程造价高。并且整体式护坡属于刚性结构,不便于边坡变形进行早期观测,一旦基础的不均匀变形超过一定量值后,护坡结构往往会出现裂缝等破坏,甚至会出现整体垮塌现象,特别是在水库死水位高程以下不具备检修条件,这不仅影响了边坡的稳定,又造成了经济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整体式护坡结构施工复杂、造价高、易出现裂缝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简单并能适应地基变形的柔性装配式护坡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柔性装配式护坡结构,包括由底面是正六边形的棱柱混凝土预制块构成的墙面,所述每个预制块都有三对相对的侧面,在其中两对侧面上设有贯通预制块的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在端面的中心位置,各个预制块通过穿插在所述通孔之间的钢筋连在一起。
进一步的是,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钢筋直径的两倍。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墙面的预制块上每相隔3~5个预制块的距离设一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贯穿预制块上下两底面的中心
进一步的是,所述预制块的外形为底面是正六边形的锥台,铺设的时候所述预制块较小的底面朝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预制块之间采用水泥砂浆勾缝,所述墙面四周采用现浇混凝土调整块封边,并在外围采用浆砌石砌筑的齿墙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是,所述预制块下面设有砂砾石垫层,所述砂砾石垫层采用天然砂砾石铺筑,且砂石料最大粒径不大于垫层厚度的2/3,垫层铺平后洒水,并用器具压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钢筋将混凝土预制块穿接在一起的结构,既保证了整体结构的柔性和抗变形能力,又使得每个预制块都是单独的受力构件,受损时修补方便,同时在铺设的时候可以一次吊装成型,减少了机械设备的使用,简化了施工工艺,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省了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制块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普通预制块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带孔的预制块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墙面,2-预制块,3-水泥砂浆,4-混凝土调整块,5-齿墙,6-钢筋,7-砂砾石垫层,21-排水孔,2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由底面是正六边形的棱柱混凝土预制块2构成的墙面1,所述每个预制块2都有三对相对的侧面,在其中两对侧面上设有贯通预制块2的通孔22,所述通孔22位于所在端面的中心位置,各个预制块2通过穿插在所述通孔22之间的钢筋6连在一起。采用底面是正六边形的棱柱的混凝土预制块2是因为这种形状的预制块铺在一起整体结构更稳定,能承受各个方向的受力,也更美观,而用四变形或是其他形状的混凝土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传统的护坡结构通常只是将预制块铺在一起并用水泥砂浆连接固定为一个整体,施工复杂,费时费力,并且这类整体式的护坡结构柔性较差,一旦基础的不均匀变形超过一定量值后,往往会出现裂缝等破坏,甚至会出现整体垮塌现象。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钢筋6将各个预制块2穿接在一起,使得整个墙面1具有了钢筋骨架,整体结构更稳定并且还具有了一定柔性,能适应基础的变形,不会出现整体垮塌。如果预制块出现了破损,由于有了钢筋骨架,所以修补起来也比较方便。
如图4所示,预制块2的大小厚度和钢筋6的粗细因根据坡面的大小、斜度以及所处的环境来综合考虑,预制块2上的通孔22则根据钢筋6的直径来决定,因为每个预制块2上都会穿插相互交叉的两根钢筋6,所以在中间交汇的地方应大于两根钢筋6的直径之和,为方便制作,所以直接将通孔22的直径设置为略大于钢筋6直径的两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95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水坝
- 下一篇:具有可置换防冲耐磨保护结构体的排导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