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体通断测量电路和导体通断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78437.6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6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普军;王震;杨敏;王海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体 测量 电路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体通断测量电路和导体通断测量仪。
背景技术
在电气设备的安装与维修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测量导体的通断路情况,特别是在大型新电气安装工程项目中,控制电路的电缆数量巨大,需要不断地进行大量的通断路测量来达到电路安装准确无误的效果。
当前,在施工过程中,一般使用万用表来测量导体的通断路情况,然而在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眼睛不断地观察万用表指针或数字的变化情况,耗时较长,眼睛容易疲劳,操作起来很不方便。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采用万用表来测量导体的通断情况,需要观察万用表指针或数字的变化情况,存在耗时长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导体通断测量电路和导体通断测量仪,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万用表来测量导体的通断情况,需要观察万用表指针或数字的变化情况,存在的耗时长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体通断测量电路,用于测量导体的通断,包括:检测模块、正测量电极和负测量电极;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提示模块、开关和电源;所述提示模块包括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蜂鸣器和所述发光二极管并联;所述提示模块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电源的正极,另一端与所述正测量电极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负测量电极连接;所述开关串接于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负测量电极之间,或串接于所述电源的正极与所述提示模块之间;
其中,在测量所述导体的通断时,所述正测量电极和所述负测量电极分别连接所述导体的两端。
可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为带限流功能的发光二极管,或所述提示模块还包括电阻,所述电阻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串联后再与所述蜂鸣器并联。
可选的,所述电阻的阻值为400欧姆。
可选的,所述蜂鸣器为微型有源蜂鸣器。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导体通断测量仪,用于测量导体的通断,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三个通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正极连接结构和负极连接结构;
导体通断测量电路,包括:检测模块、正测量电极和负测量电极;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提示模块、开关和电源;所述提示模块包括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蜂鸣器和所述发光二极管并联;所述提示模块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电源的正极,另一端与所述正测量电极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负测量电极连接;所述开关串接于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负测量电极之间,或串接于所述电源的正极与所述提示模块之间;
其中,所述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开关、所述蜂鸣器和所述发光二极管分别从所述壳体内嵌入所述三个通孔中;所述正测量电极通过所述正极连接结构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负测量电极通过所述负极连接结构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
其中,在测量所述导体的通断时,所述正测量电极和所述负测量电极分别连接所述导体的两端。
可选的,所述负测量电极通过负测量电极线与所述正极连接结构连接,其中,所述负测量电极线为1.5平方多股软导线。
可选的,所述壳体为绝缘塑料制备的壳体。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体通断测量电路和导体通断测量仪,在开启开关,并将正测量电极和负测量电极分别连接到需测量导体的两端后,如果导体导通,则检测模块、正测量电极、负测量电极和导体形成导通的通路,蜂鸣器会发出响声,发光二极管也会变亮,反之,蜂鸣器不会发出响声,发光二极管也不会变亮,直观的提示操作人员需测量导体的通断情况,不需要操作人员读数或观察指针变化,缩短测量时长,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测量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体通断测量电路的电路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体通断测量电路的电路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体通断测量仪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784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
- 下一篇:基于DSP的输电线路电流监控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