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螺旋角钛合金专用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6205.0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1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欧思克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2 | 分类号: | B23B5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螺旋 钛合金 专用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切屑刀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变螺旋角钛合金专用钻头。
背景技术
航空企业在加工钛合金材质的工件时,常规的钻头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尤其在高转速、大进给时,刀具极易失效甚至断刀,报废工件还占用大量非生产时间。随着航空、航天、化工、3C等工业的蓬勃发展,钛合金材料已得到广泛应用。而钛合金材料由于韧性大、热强度高、导热系数低、切削时塑性变形大、加工硬化严重、切削热多、散热困难等原因,造成刀尖处切削温度高、切屑粘附刃口严重、容易产生积屑瘤,既加剧了刀具的磨损,又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刀具在切削扭矩力力大故而容易产生震颤,会严重影响和缩短刀具的寿命。此外,由于切屑不易卷曲和折断,也会损伤已加工表面,影响工件的质量。
制造业在面临当前市场经济激烈残酷的竞争压力下,各个工厂生产节拍越来越快,交货周期亦越来越短,产品更新换代研发周期也越来越短。而原材料以及人工工资的不断上涨更是火上浇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已达到空前,迫使制造业通过各种手段降低成本,来赢得和占领市场份额。有人算过生产效率提高10%综合成本至少就会降低15%以上而利润就会增长20%以上,而刀具就是机械制造加工的牙齿,所谓牙好胃口就好、效率就高。在进行金属切削加工的时侯越来越多的厂家面临低碳环保问题、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的问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等诸多问题,迫切要求刀具制造业厂商必须适应这种现实,生产出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刀具。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实用新型要研究的内容。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可变螺旋角钛合金专用钻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螺旋角钛合金专用钻头,包括刀杆,所述刀杆的前端延伸形成刃部,所述刃部的外侧上设有钻孔刀刃;所述钻孔刀刃与所述刀杆中心轴之间形成螺旋角;所述螺旋角包括第一螺旋角和第二螺旋角;所述第一螺旋角的角度为18°-20°;所述第二螺旋角的角度为13°-15°。
上述方案中,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螺旋角为刃部头端与所述刀杆中心轴之间形成的夹角,所述第一螺旋角为20°;
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螺旋角为刃部尾端与所述刀杆中心轴之间形成的夹角,所述第二螺旋角为15°;
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螺旋角和第二螺旋角分别呈线性变化;
4、上述方案中,所述刀杆为钨钢棒材制成的杆状结构。该钨钢棒材具有高硬度(HRA93.6)高红硬性(1000℃)碳化钨为纳米颗粒(0.6纳米)以及其他稀有金属,在高速高温恶劣切削状态下仍然能正常工作。该钨钢棒材的抗拉强度为3900牛/平方毫米。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由于在刃部的螺旋角采用了线性变化的设计,抑制了钛合金钻削加工时产生的排屑不畅、粘刀现象。因此能够产生一个不同相位(异相)的切削运动从而阻止谐振的产生。有效改善了刀具的性能,就算是在刀具悬很伸长对深沟型腔侧壁切削加工容易产生切削共振弹刀的工况下也能够平稳的进行切削,故在完成金属切削加工时可以比同类产品以更高的转速,更大的进给完成切削工作。而且还能很容易保证加工后工件的光洁度;
2、本实用新型采用抗拉强度为3900牛/平方毫米的钨钢棒材支撑刀杆,颠覆了常规钻头的做法,在高转速大进刀加工下切削平稳噪音小,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专用钻头可实现非常高的转速,大的进刀量,高的刀具寿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也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欧思克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欧思克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62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