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高升力鸭式布局联接翼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5954.1 | 申请日: | 2014-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4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行伟;高超;严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行伟 |
主分类号: | B64C39/12 | 分类号: | B64C39/12;B64C3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1000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升力 布局 联接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升力鸭式布局联接翼飞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技术和复合材料的快速发展,采用联接翼结构的飞行器研究得到了更快的发展,联接翼结构具有如下优点:结构重量轻、刚度好、诱导阻力较小、配平升力大;具有产生直接升力、直接侧力的潜能,稳定性和操纵性好;具有很好的抗失坠特性,十分有利于提高飞机的有效载荷,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由于联接翼所形成的升力中心相对靠后,易于产生较大的低头力矩,不利于全机的纵向力矩平衡控制,会由此带来全机的纵向静安定性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高升力鸭式布局联接翼飞行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高升力鸭式布局联接翼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两侧的主翼、上翼、端翼、垂尾,所述设置在机身两侧的主翼的端部均设置端翼,所述两个端翼的上部分别通过设置在机身上方的上翼与设置在机身尾部的垂尾连接;所述机身的机头两侧设置有鸭翼。
上述方案中,所述两个端翼的尾部均设置有方向舵,所述两个上翼上均设置有升降舵;所述两个主翼上均设置有副翼。
上述方案中,所述机头为扁平鸭嘴机头。
上述方案中,所述两个主翼上均设置有襟翼。
上述方案中,所述端翼垂直设置在主翼翼梢处的端翼安定面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翼设置在主翼的上方,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间距。
上述方案中,所述鸭翼、主翼、上翼和端翼采用早期翼型、层流翼型、高升力翼型或超临界翼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机身的尾部设置有动力装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动力装置采用螺旋桨发动机或喷气式发动机。
上述方案中,所述机身内部设置有可伸缩的旋翼轴,所述旋翼轴的顶部设置有两叶可折叠式旋翼,所述机身上还设置有旋翼舱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高升力鸭式布局联接翼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两侧的主翼、上翼、端翼、垂尾,所述设置在机身两侧的主翼的端部均设置端翼,所述两个端翼的上部分别通过设置在机身上方的上翼与设置在机身尾部的垂尾连接;所述机身的机头两侧设置有鸭翼;其流线型的设计减少了气动阻力,通过主翼后掠,上翼采用前掠,飞行器的上反后掠机翼和下反前掠上翼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一前一后的机翼布局形式,使得飞行器的俯视图和主视图的外形都接近菱形,气动效率较高,上翼和主翼分别具有前掠翼和后掠翼的气动特性,两翼面间距足够,在较大迎角范围内,相互之间的不利干扰比小,充分发挥两组翼面的增升效应,同时在大迎角条件下,全机具有良好的失速特性;机身作为飞行器的重要部件,把机翼、垂尾、鸭翼和发动机联成一个整体,其流线型的设计减少了气动阻力,同时提供了升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高升力长航时联接翼布局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高升力长航时联接翼布局飞行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高升力长航时联接翼布局飞行器的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高升力长航时联接翼布局飞行器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高升力长航时联接翼布局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高升力长航时联接翼布局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高升力长航时联接翼布局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高升力长航时联接翼布局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提供的一种高升力长航时联接翼布局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提供的一种高升力长航时联接翼布局飞行器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2-鸭翼;3-主翼;4-上翼;5-端翼;6-副翼;7-升降舵;8-方向舵;9-垂尾;10-动力装置;11-机头;12-动旋翼轴;13-可折叠式旋翼;14-旋翼舱盖;15-襟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行伟,未经刘行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5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末涂料气囊撑起式装袋装置
- 下一篇:多发油动变桨距多旋翼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