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测厚差分接收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3280.1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7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辉;易迪峰;滑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威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测厚差分 接收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套管破损的接收传感器,特别涉及一种电磁测厚差分接收探头。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油田开采逐步进入中晚期,井下套管的破损非常普遍,工程测井的重要性便突现出来。电磁测厚仪是工程测井中一种很有效的检测方法,它能直接测量出套管内外的破损程度,为工程处理提供很直观的依据。目前的电磁测厚仪大多采用单线圈接收信号,仪器还停留在定性解释阶段。电磁测厚仪多采用远电磁场测量方案。这样就要求接收探头在发射电场的远场区工作,接收到的电磁信号非常微弱(微伏级),为了提高探头接收信号的灵敏度,提高探头接收信号的信噪比,接收探头采用尽量增加接收线圈匝数,或增加电路板将接收探头变成有源接收。这样虽然能提高探头的信噪比,但由于单线圈接信号增强后,探头在套管破损处就可能出现测量信号饱和,为了解决该问题,电路内必须再增加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并且单线圈还存在温漂大,信号抗干扰能力弱,受提离效应影响大等缺点。过线管和连接件的密封采用激光焊接,存在焊接成本高、成活率低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石油测井仪器方面的电磁测厚差分接收探头,该探头采用两组线圈,按同名端对接后,差分输出,同时记录相位和幅度信号,利用这两种信号对套管破损进行解释,具有密封结构简单可靠、信号抗干扰能力强,安装拆卸方便,测量信号灵敏度高,受提离效应影响小、温漂小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端开口的线圈外壳,线圈外壳的开口端通过机械式密封件与过线管的一端相连,过线管的另一端也安装有机械式密封件;线圈外壳内设置有用于采集井下套管相位信号和幅度信号的差动线圈;差动线圈通过的引出线由过线管的一端进入,由过线管另一端的机械式密封件端部的开口穿出。
所述的差动线圈采用两组以差分方式工作的线圈,且两组线圈同名端对接后,差分输出。
所述的机械密封件包括安装于过线管末端的第一密封头、第一密封块和第一密封螺钉,以及安装于过线管前端的第二密封头、第二密封块和第二密封螺钉;过线管通过第二密封头与线圈外壳的开口端密封连接,且第二密封头伸入到线圈外壳内;过线圈的前端伸入第二密封头内,通过第二密封块和第二密封螺钉固定并密封;过线管的末端伸入第一密封头内,通过第一密封块和第一密封螺钉固定并密封。
所述的第一密封头和第二密封头的端部均开设有与过线管相连通的通孔,差动线圈的引出线由第二密封头的通孔进入,经过线管后由第一密封头的通孔穿出。
所述的第一密封块和第二密封块的头部均为与过线管密封配合的圆锥形。
所述的第一密封头和第二密封头的内侧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过线管的内孔,内孔的形状为用于与密封螺钉和密封块密封配合的圆锥形,在用密封螺钉压紧密封块时,密封块的圆锥面与内孔的圆锥面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线圈外壳中设置用于采集井下套管破损的相位信号和幅度信号的差动线圈,由于本实用新型输出的是差分信号,仪器在处理测量信号时,可以同时记录两个信号:相位和幅度。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测井的解释效果,使仪器测量井解释进入到半定量、定量解释阶段,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受提离效应影响小,信号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差动线圈采用两组线圈,按同名端对接后,差分输出。使用过程中,通过增加探头线圈的匝数、通过采用高导磁率磁芯来提高探头在远电磁场中,检测到最大的有用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密封头;2为第一密封块;3为第一密封螺钉;4为过线管;5为第二密封头;6为差动线圈;7为线圈外壳;8为第二密封块;9为第二密封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威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威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32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掘进工作面皮带机自移机尾
- 下一篇:一种油水分离计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