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色条光纤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48819.4 | 申请日: | 2014-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2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熊壮;陈锋;李闽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02 | 分类号: | G02B6/02;G02B6/4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通信和信息传输领域的便于识别的色条光纤。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拉丝出来的光纤均为自身材料的自然色,而光纤在光缆制造、施工及维护过程中必须易于识别,所以光纤在光缆制造过程中都必须在着色设备上对外表面进行着色;也有在拉丝过程中直接使用有颜色的涂料使拉丝出来的光纤本身就有颜色(简称“锁色光纤”),这样可以减少光缆制造过程中的着色工序。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不足:前者需要增加光纤着色设备,也不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后者虽然不需要单独增加光纤着色设备,但是由于生产过程中光纤拉丝涂料均采用集中供料,且光纤颜色至少有十二种,不同颜色光纤的涂料切换十分麻烦,且易造成涂料的浪费。另一方面,现有的光纤的着色层均为包覆光纤外表面的全色层,由于颜色种类有限,当一根光缆或套管中包含有十二根以上的光纤时,全色层光纤不仅使光缆的光纤芯数受限,而且存在难以识别和使用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识别的色条光纤。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光纤和包覆光纤的涂覆层,其特征在于在涂覆层上设置有1~3条色条,所述的色条颜色与涂覆层颜色相异且沿光纤纵向布设。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涂覆层包括内涂覆层和外涂覆层,所述的色条设置在外涂覆层上。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色条与外涂覆层共挤成一体,构成含色条的涂覆层。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色条呈直线形或曲线形。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色条宽度为0.05mm~1.0mm。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色条厚度为0.01mm~0.5mm,或与外涂覆层等厚。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光纤为石英玻璃光纤或塑料光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可减少了光缆制造过程中的着色工序,降低了光缆的制造成本;同时也避免了锁色光纤拉丝过程中有颜色的涂料频繁切换,提高了拉丝效率,降低了拉丝成本;2、采用色条结构可以降低一些色料的用量,从而降低光缆的制作成本;3、与全色层光纤一起使用可增加光缆的芯数,且便于对光纤的区分,使用更为方便;4、光纤直径减小,利于光缆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径向结构剖面图。
图2本实用新型制成光缆的一个实施例的径向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包括有光纤2和包覆光纤的涂覆层3,所述的涂覆层包括内涂覆层和外涂覆层,在外涂覆层上设置有1条色条,色条与外涂覆层共挤成一体,构成含色条的外涂覆层。所述的色条颜色与涂覆层颜色相异,色条为直线形且沿光纤纵向布设,色条的宽度为0.06mm,整个光纤的直径为φ0.245mm。所述的涂覆层为树脂涂覆层,涂覆层及色条的主要成分为丙烯酸盐或类似的的高分子化合物。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包括有缆芯和包覆缆芯的外护套8,所述的缆芯包括中心加强件6和包绕中心加强件相绞合的通信单元;所述的通信单元包括松套管5和光纤单元4,光纤单元敷设在松套管中,光纤单元为色条光纤,每根松套管中的色条光纤包括6根1条色条和6根2条色条的光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88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套结构用头套柄
- 下一篇:一种热敏性牛津布警示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