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油箱及工程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8116.1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3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邹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26 | 分类号: | F15B1/26;F15B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翔;黄志兴 |
地址: | 41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油箱 工程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液压油箱及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液压系统广泛应用于多种工程机械中,例如,消防车的支腿、转台、梯架或臂架等的动作都是依靠液压系统来完成。
液压系统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液压油是存储在液压油箱中,通过液压油泵从液压油箱中吸出液压油,对所述液压油加压后通过液压管路、液压阀件等部件输送到液压油缸等执行元件,做功后的液压油经回油管路回到液压油箱。
液压油箱中的液压油的杂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沉积到液压油箱的底部,便于清除,在液压系统工作时,回油管路中的液压油回到液压油箱时的冲力使得沉积在液压油箱底部的杂质再次被搅起,混入液压油中将液压油污染。杂质随液压油的循环侵入液压系统可能造成液压阀件的液压阀芯的磨损甚至卡死,或者液压油缸内部的密封件和活塞杆的磨损,导致液压油缸的泄漏,影响具有液压系统的工程机械的正常使用,甚至产生事故。
传统中,液压油通常通过滤油车或者在液压油箱的回油口处设置过滤器来清洁,并且,通常从液压油泵输出的加压后的液压油还要经过管路过滤器的过滤。但是,设置在回油口处的过滤器和管路过滤器过滤精度有限且容易堵塞,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可能造成事故,滤油车等大型设备使用不便且使用成本较高。
因此,希望有一种液压油箱可以避免沉积在液压油箱底部的杂质被回油管路的回油搅起,且可简便的将沉积在液压油箱底部的杂质及时清理出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油箱,该液压油箱可避免回油管路的回油将沉积在液压油箱底部的杂质搅起,且可通过排污管及时清理沉积在液压油箱底部的杂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油箱,该液压油箱包括形成有储油腔的箱体,所述液压油箱包括挡板,该挡板与所述箱体的底部彼此间隔且邻近地安装在所述储油腔内,在所述挡板与所述箱体的底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挡板上方区域相通的杂质存储区,在该杂质存储区连接有排污管。
优选地,所述挡板具有向上凸起的弧形顶面,所述挡板较低的边缘部与所处储油腔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液压油箱包括具有通孔的缓冲板,该缓冲板安装在所述挡板的上方,所述缓冲板和所述挡板之间的空间形成缓冲区。
优选地,所述缓冲板设置在所述挡板上且所述缓冲板的外周与所述储油腔的侧壁贴合。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在所述缓冲板上均匀分布的圆形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10mm。
优选地,所述缓冲板具有向上凸起的弧形顶面,所述通孔的至少一部分分布在所述缓冲板较低的边缘部。
优选地,所述挡板通过磁性件安装到所述储油腔的底部,所述磁性件邻近所述挡板较低的边缘部。
优选地,所述杂质存储区具有下凹的积污槽,所述排污管与所述积污槽的底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储油腔包括回油腔和吸油腔,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回油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包括上述液压油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液压油箱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便于清理杂质,液压油箱的储油腔的液压油中的杂质(水、灰尘、铁屑等)的密度大于液压油,所以杂质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向下沉积,穿过缓冲区进入杂质存储区,使得液压油中的杂质分离出来,由于挡板的阻挡作用,使得杂质存储区内的杂质处于较静止的状态,避免沉积后的杂质回流到储油箱中,只需在定时使得排污管导通,排出杂质存储区内的杂质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液压油箱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液压油箱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液压油箱沿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液压油箱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液压油箱的缓冲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 11吸油腔;
12回油腔; 13隔板;
14吸油口; 2注油通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81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炮泥加泥的液压操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调节对半式拆卸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