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供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3818.0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5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马斌云;于仙超;李二勇;李佰锋;钱历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奥瑞金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00 | 分类号: | E03B1/00;E03B7/07;E03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31236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罐体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当RO水箱的水位过低时,空压机通过增加空气压力打开通过水管连接到过滤设备上的气动阀,以便原水箱通过水泵和处于打开状态的气动阀为过滤设备供水,过滤设备将过滤后的水提供给RO水箱,提高RO水箱的水位。
然而,现有技术中,当出现突发情况时,例如气动阀损坏导致难以打开,或者在断电的情况下突然来电,气动阀没有及时得到打开,此时水泵的供水导致连接水泵与过滤设备的水管的压强过大,导致水压计爆表或者水管破裂漏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水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突发情况时,水压计爆表或者水管破裂漏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供水装置,包括:原水箱、过滤设备和过滤后水箱;
所述原水箱和所述过滤设备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水管路,所述过滤设备与所述过滤后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水管路;
所述第一进水管路上按照进水方向依次设置有水泵和气动阀;
所述原水箱与所述第一进水管路之间设置有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水泵与所述气动阀之间,所述回水管路的出水口设置所述原水箱上。
基于第一个方面,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回水管路与所述第一进水管路的连接点以及所述气动阀之间,还设置有水压计。
基于第一个方面,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水管路上设置有回水阀。
基于第一个方面,在第一个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回水管路的最高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进水管路的最高高度。
基于第一个方面,在第一个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动阀由空压机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中,供水装置包括:原水箱、过滤设备和过滤后水箱,原水箱和过滤设备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水管路,过滤设备与过滤后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水管路;第一进水管路上按照进水方向依次设置有水泵和气动阀;原水箱与第一进水管路之间设置有回水管路,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突发情况时,水压计爆表或者水管破裂漏水的问题,降低了供水装置的故障发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水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水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原水箱1、过滤设备2和过滤后水箱3;
原水箱1和过滤设备2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水管路4,过滤设备2与过滤后水箱3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水管路;
第一进水管路4上按照进水方向依次设置有水泵6和气动阀8;
原水箱1与第一进水管路4之间设置有回水管路5,回水管路的进水口设置在水泵6与气动阀8之间,回水管路的出水口设置原水箱1上。
具体地,第一进水管路4的进水口连接在原水箱1上,出水口连接在过滤设备2上;第二进水管路的进水口连接在过滤设备2上,出水口连接在过滤后水箱3上。第一进水管路4和第二进水管路的直径可以根据水泵6的供水速度进行调整。
当出现突发情况时,例如气动阀8损坏导致难以打开,或者在断电的情况下突然来电,气动阀8没有及时得到打开的情况下,回水管路5可以及时将水泵6的大部分供水回传到原水箱1中,从而减少了第一进水管路4中的水量,降低了第一进水管路4的压强,降低水管破裂漏水的概率,降低供水装置的故障发生率。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回水管路5与第一进水管路4的连接点以及气动阀8之间,还设置有水压计7。
其中,水压计7用于测试第一进水管路4的压强,当第一进水管路4的压强过大时,水压计7会爆表。在出现突发情况时,水压计7可以实时对第一进水管路4的压强进行测试,并实时进行记录,以便根据水压计7的记录结果中的最大压强对回水管路5的直径等进行调整,从而降低出现突发情况时第一进水管路4的压强。
再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回水管路5上设置有回水阀9;回水管路的最高高度大于第一进水管路的最高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奥瑞金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奥瑞金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38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