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流对冲抗式消声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7901.0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3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刚;卜范滨;王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艾瑞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8 | 分类号: | F01N1/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李长春 |
地址: | 132013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冲 消声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机械车用反流对冲抗式消声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对工程机械车噪声危害的认识,对于噪声控制的管理越加严格,同时发动机排气系统噪声是汽车的主要噪声来源,那么采用结构合理的排气消声器是降低工程机械车外噪声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现有的消声器结构一般包括进气管、壳体、排气管等。而其消声器基本上是是扩张式抗性消声器或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就其原理来讲,现有的消声器主要是考虑消声器扩张室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以及吸声材料的选择,却忽略了气流的流向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消减发动机整个转速范围内排气噪声的反流对冲抗式消声器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消声筒体,消声筒体的两端安装有右端盖、左端盖,消声筒体内安装有前隔板、后隔板将消声筒体内部分成三个腔室,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前隔板外缘与消声筒体内壁相连接,前隔板开有两个芯管安装孔,后隔板外缘与消声筒体内壁相连接,后隔板开有两个芯管安装孔,第一芯管穿过前隔板,两端口分别与第一腔、第二腔相通,第二芯管穿过后隔板,两端口分别与第二腔、第三腔相通,第三芯管同时穿过前隔板和后隔板,两端口分别与第一腔、第三腔相通,进气管穿过消声筒体下端开口并与第一腔相通,排气管穿过消声筒体上端开口并与第二腔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消减发动机点火频率,不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由于反流对冲调节作用,使得发动机在各转速下的背压较低,从而保证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消声筒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消声筒体1,消声筒体1的两端安装有右端盖16、左端盖9,消声筒体1内安装有前隔板12、后隔板10将消声筒体1内部分成三个腔室,第一腔室17、第二腔室18、第三腔室19,前隔板12外缘与消声筒体1内壁相连接,前隔板12开有两个芯管安装孔3、13,后隔板10外缘与消声筒体1内壁相连接,后隔板10开有两个芯管安装孔6、8,第一芯管2穿过前隔板12,两端口分别与第一腔17第二腔18相通,第二芯管7穿过后隔板10,两端口分别与第二腔18、第三腔19相通,第三芯管11同时穿过前隔板12和后隔板10,两端口分别与第一腔17、第三腔19相通,进气管14穿过消声筒体1下端开口15并与第一腔17相通,排气管5穿过消声筒体1上端开口4并与第二腔18相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芯管组件,在消声器内进气气流分成两路,一路由芯管A排至出气管,另一路由芯管C排出再由芯管B反流折回至出气口,两路气流在排气管进口形成反向对流,由于反流对冲抗式的调节作用,使得发动机在各转速下背压较低,从而保证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艾瑞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吉林艾瑞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7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气旁通动力涡轮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机油的冷却滤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