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尾气细颗粒物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6785.0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3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康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3/02 | 分类号: | F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尾气 颗粒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汽车尾气细颗粒物净化装置,尤其是指实现柴油机汽车尾气细颗粒物净化的排气管。
背景技术
目前,众所周知,PM2.5的排放已成为困扰中国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而在细颗粒物的污染来源中,机动车尾气颗粒物是主要因素,其中80%以上颗粒物来自柴油机尾气。因此,如何充分吸收柴油机尾气中的颗粒物、净化尾气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研发有效的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是有利于环保的重要举措。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机动车尾气中细颗粒物排放的问题,提供一种柴油机尾气细颗粒物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柴油机尾气细颗粒物净化装置,包括进气管、导流叶片、稳流棒、筒体、反射屏、微粒捕集器、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柴油机尾气从进气管切向给入,上筒体设有导流叶片、稳流棒,下筒体以“喇叭状”安置反射屏,筒底为微粒捕集器,排气管直接连通大气。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叶片为扇形导流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稳流棒为锥形稳流棒。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为含贵金属的不锈钢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屏表面为活性炭网。
进一步地,所述微粒捕集器为包覆改性粉煤灰吸附剂的网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将柴油机中的细颗粒物净化,保护大气环境。装置本身所含运动部件少,结构简单,成本小经济适用,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粒捕集器的简图。
图1中:1.切向进气管,2.导流叶片,3.稳流棒,4.筒体,5.反射屏,6.微粒捕集器,7.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柴油机尾气细颗粒物净化装置,该实用新型有一个切向进气管1与发动机排气口连接,含尘气体进入装置后,经导流叶片2作用,旋转运动,密度大于气体的颗粒被甩向筒体4壁,微粒与筒壁碰撞后,失去惯性力而靠导流作用的初始动量随旋转气流沿壁面滑行,稳流棒3的作用是使旋转气体不至回流,从而实现气体与颗粒分层;微粒滑到筒体底部后被微粒捕集器6吸附,一部分因筒体底部气流紊乱蹿升的微粒被反射屏5吸附,尾气则从排气口7排出,实现尾气中细颗粒物的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6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尾气旋风式一次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化天然气载货汽车排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