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膜透析管疏通复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5641.3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8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敖翔;聂晚年;方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敖翔;聂晚年;方艳 |
主分类号: | A61M1/28 | 分类号: | A61M1/28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杨水根 |
地址: | 410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膜 透析 疏通 复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腹膜透析管疏通复位器。
背景技术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腹膜透析管置入腹腔后通过灌入与排出腹膜透析液,与腹膜进行物质交换,来达到排除体内毒素及多余水分,完成肾脏替代治疗。常用的腹膜透析Tenckhoff直管为一硅胶软管,总长度41cm,在该硅胶软管上设有两个涤纶套,其中腹内段15.5cm,腹膜外管道包括腹外段16.5cm、两个涤纶套间的过渡段7cm和每个涤纶套的长度1cm,既总长为25.5cm,该直管内径为2.6cm、外径为5mm,在其腹内段的末端10cm长度内的管壁上开有若干直径为0.5cm的侧孔。
当腹膜透析管置入腹腔后,由于腹腔内网膜的存在和位置不同,可能导致腹膜透析管末端堵塞形成堵管或牵引导管致导管移位形成漂管,该情况可通过腹部正侧位片及试注入生理盐水初步判断原因。由于堵管或漂管的形成,致使导管引流不畅,可直接影响腹膜透析的效果及腹膜透析的继续进行,降低了腹膜透析的技术存活率。如果是单纯术后近期漂管,则可以通过灌肠、体位改变、下楼梯、手法复位等保守方法使腹透管复位,但如果是网膜堵塞导管末端或侧孔,则很难通过上述保守办法疏通导管及复位,必须在局部麻醉作用下进行重新开腹手术或在全身麻醉作用下进行腹腔镜手术实施疏通复位固定术,甚至网膜悬吊术,手术复杂、创伤大、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无需再次手术的腹膜透析管疏通复位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腹膜透析管疏通复位器,包括一可伸入腹膜透析管内的钢丝弹簧软管和导丝内芯,在所述导丝内芯的前端设有一用于将堵在腹膜透析管末端的网膜推出的球体,该球体的直径大于所述钢丝弹簧软管的内径,所述钢丝弹簧软管套在导丝内芯上,该导丝内芯向后移动控制所述球体与钢丝弹簧软管相接,所述球体推动该钢丝弹簧软管的前端逐步向后压缩变直变硬,所述钢丝弹簧软管的前端在重力作用下控制腹膜透析管垂直复位。
为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拉伸操作,在所述导丝内芯的后端设有一环形手柄。
为使本实用新型长度计量更精确,在所述钢丝弹簧软管和导丝内芯上均标记有代表长度的刻度,所述导丝内芯上的刻度包括球体直径。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球体可将网膜从腹膜透析管末端推出且不影响对钢丝弹簧软管的挤压,所述钢丝弹簧软管的外径为2.2mm、内径为2mm,所述导丝内芯的直径为1.8cm,所述球体直径为2.5cm。
所述钢丝弹簧软管包括腹外段和腹内段,所述腹内段可压缩变硬,所述腹外段长为29cm,所述腹内段长为16cm,该腹内段压缩后长度为14cm。
为防止本实用新型的导丝内芯不慎落入腹膜透析管内,所述环形手柄的外径大于腹膜透析管的内径。
所述钢丝弹簧软管和导丝内芯的刻度包括5cm、10cm、15cm 、16cm、17cm、18cm、19cm、20cm、25cm、26cm、27cm、28cm、29cm、30cm、35cm、40cm、41cm、42cm、43cm、44cm和45cm。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腹膜透析管插入一套有钢丝弹簧软管的导丝内芯,利用导丝内芯前端的球体前移,从而推出堵在腹膜透析管末端的网膜,对腹膜透析管进行疏通,使其能正常进行腹膜透析;当腹膜透析管位置发生漂移时,向后拉动导丝内芯,使球体推动钢丝弹簧软管的前端逐步向后压缩变直变硬,利用变直变硬后的钢丝弹簧软管使腹膜透析管复位,省去了再次手术的需要,节省了手术时间及费用,减少了腹腔感染机会及患者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I处放大状态示意图一。
图3为图1I处放大状态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至图3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这种腹膜透析管疏通复位器,包括一可伸入腹膜透析管1内的钢丝弹簧软管2和导丝内芯3,在导丝内芯3的前端设有一用于将堵在腹膜透析管末端的网膜推出的球体31,在导丝内芯3的后端设有一环形手柄32,该球体31的直径大于钢丝弹簧软管2的内径,该环形手柄32的外径大于腹膜透析管1的内径,钢丝弹簧软管2套在导丝内芯3上,通过环形手柄32拉动该导丝内芯3向后移,控制球体31与钢丝弹簧软管2相接,球体31推动该钢丝弹簧软管31的前端逐步向后压缩变直变硬,钢丝弹簧软管2的前端在重力作用下控制腹膜透析管1垂直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敖翔;聂晚年;方艳,未经敖翔;聂晚年;方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56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