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便携式手臂钻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4280.0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3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吴亮;董长帅;吕云逸;马燕;袁力;陈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22 | 分类号: | F16H1/22;F16H57/023;B23B4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便携式 手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便携式手臂钻。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钻孔等操作,通常情况下所用的工具都是电钻,电钻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钻孔的操作,但是成本过高,且需要电力供给,断电后无法工作。经常也会遇到户外钻孔的情况,若使用电钻就需要相应的辅助设备如电源、输送电线及插排。这些辅助设备存在着漏电的安全隐患。申请号为201410384549.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便携式手臂钻,尽管弥补了电钻的不足,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手臂往前推摇杆时,钻头做顺时针转动;手臂往回拉摇杆时,钻头做逆时针转动,即手臂的来回推拉会引起钻头换向,这样手臂钻的钻削效果并没有达到最大化。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手臂钻的减速装置也称传动装置需要做一些改进,无论手臂是往前推还是往回拉,手臂钻的钻头都能够沿一个方向转动,提高手臂钻的钻削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进的便携式手臂钻。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改进的便携式手臂钻,包括钻夹机构,减速机构,摇杆机构以及外部箱体;减速机构的低速轴组件由低速轴Ⅰ、填充块、轴套、低速轴Ⅱ上齿轮和低速轴Ⅱ组成。所述低速轴Ⅰ是含有齿轮的齿轮轴,所述低速轴Ⅱ是通过平键与其上的齿轮连接,所述低速轴Ⅰ与所述低速轴Ⅱ是通过填充块连接在一起;
所述减速机构在低速轴Ⅰ与中间轴间又增加了惰轮组件,它是由惰轮轴、轴承及惰轮组成;所述惰轮轴是通过平键与惰轮连接,所述惰轮一边与低速轴Ⅰ上的齿轮啮合,所述惰轮另一边与中间轴上的小齿轮啮合;所述摇杆机构与低速轴Ⅰ的轴端通过棘轮机构Ⅰ连接在一起,所述摇杆机构与低速轴Ⅱ的轴端通过棘轮机构Ⅱ连接在一起,所述棘轮机构Ⅰ与棘轮机构Ⅱ安装时应保持反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改进的便携式手臂钻不仅具有现存便携式手臂钻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和拆卸等优点,还能克服现有便携式手臂钻的缺陷;只需对现有的新型便携式手臂钻的传动装置做一些结构上的改进,就能够实现手臂钻工作时,无论手臂是往前推还是往回拉,手臂钻的钻头都能够沿一个方向转动,提高了手臂钻的钻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标号:1.钻夹机构;2.减速机构;3.摇杆机构;4.托臂机构;5.外部箱体;1a.惰轮轴;1b.轴承;1c.惰轮;1d.中间轴小齿轮;1e.中间轴;2a.低速轴Ⅰ;2b.填充块;2c.轴套;2d.低速轴Ⅱ上齿轮;2e.低速轴Ⅱ;3a.棘轮机构Ⅰ;3b.棘轮机构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便携式手臂钻是由钻夹机构1、减速机构2、摇杆机构3、托臂机构4以及外部箱体5组成;所述钻夹机构1安装在外部箱体5的前端部位,所述减速机构安装在外部箱体5的内部,所述摇杆机构3与托臂机构4安装在外部箱体5的左右侧板上。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减速机构里的惰轮组件由惰轮轴1a、轴承1b、惰轮1c组成,惰轮轴1a安装在低速轴Ⅰ2a与中间轴1e的中间部位,通过轴承1b固定在箱体的侧板上,惰轮1c一边与低速轴Ⅰ上的齿轮啮合,惰轮1c另一边与中间轴1e上的小齿轮啮合。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将减速机构里的低速轴改为低速轴组件,是由低速轴Ⅰ2a、填充块2b、轴套2c、低速轴Ⅱ上齿轮2d和低速轴Ⅱ2e组成。低速轴Ⅰ2a是带有齿轮的齿轮轴。低速轴Ⅱ上齿轮2d是通过平键安装在低速轴Ⅱ2e上,且与中间轴上的小齿轮啮合,低速轴Ⅰ2a在齿轮的一端开有孔,通过填冲块2b与低速轴Ⅱ2e的轴端部位配合,其轴心线在一条直线上。低速轴Ⅱ上齿轮一端通过轴肩进行定位,另一端通过轴套2c进行轴向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4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存容器及拉钩一体化安全线锯手柄
- 下一篇:复合橡胶止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