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照明功能的汽车诊断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11224.1 | 申请日: | 2014-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9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均;宋黎明;邓芳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照明 功能 汽车 诊断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诊断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汽车诊断接头。
背景技术
汽车诊断(Vehicle Diagnosis)是指对汽车在不解体(或仅卸下个别零件)的条件下,确定汽车的技术状况,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的检查。随着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汽车诊断技术已经由早期依赖于有经验的维修人员的“望闻问切”,发展成为依靠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汽车进行快速、安全、准确的不解体检测。
为了满足美国环保局(EPA)的排放标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汽车制造商开始采用电子控制燃油输送和点火系统,并发现配备空燃比控制系统的车辆如果排放污染超过管制值时,其氧传感器通常也有异常,由此逐渐衍生出设计一套可监控各排放控制元件的系统,以在早期发现可能超出污染标准的问题车辆。这就是车载诊断系统(On-Board Diagnostics,缩写为OBD)。OBD系统随时监控发动机工况以及尾气排放情况,当尾气超标或发动机出现异常后,车内仪表盘上的故障灯(MIL)或检查发动机灯(Check Engine)亮,同时动力总成控制模块(PCM)将故障信息存入存储器,通过一定的程序可以将故障码从PCM中读出。根据故障码,维修人员能迅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OBD-II是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新的ODB标准,几乎提供了完整的发动机控制,并监控底盘、车身和辅助设备,以及汽车的诊断控制网络。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汽车诊断接头也越来越多;汽车诊断接头已经可以通过蓝牙、wifi或其他方式,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的应用程序进行数据交互,从而实现车辆诊断。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汽车诊断接头不具备照明功能,当车内光线较弱时,只能用手在车内摸索寻找,或者只能借助手机或其他光源找到诊断插座的位置,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汽车诊断接头,通过在汽车诊断接头中增加照明单元,实现照明功能,从而保证用户准确高效地找到汽车诊断插座的位置;同时当车外光线较弱,或车内灯光照射不到时,也可用于临时照明,为用户提供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汽车诊断接头,包括微控制单元、照明单元、开关单元、诊断接口、及电源单元,所述照明单元、开关单元、诊断接口、及电源单元分别与微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所述电源单元为锂电池。
所述开关单元为按键。
所述照明单元为LED灯。
所述诊断接口与电源单元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照明功能的汽车诊断接头,通过在汽车诊断接头中增加照明单元,实现照明功能,从而保证用户准确高效地找到汽车诊断插座的位置;同时当车外光线较弱,或车内灯光照射不到时,也可用于临时照明,为用户提供方便。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照明功能的汽车诊断接头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汽车诊断接头,包括微控制单元1、照明单元2、开关单元3、诊断接口4、及电源单元5。
其中,所述照明单元2、开关单元3、诊断接口4、及电源单元5分别与微控制单元1电性连接。所述诊断接口4与电源单元5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单元5为锂电池。
优选的,所述开关单元3为按键。
优选的,所述照明单元2为LED灯。
具体地,所述微控制单元1对照明单元2与诊断接口4的状态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12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轴三旋翼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家庭电暖的智能功率分配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