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合器分离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4315.2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4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民联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02 | 分类号: | F16C19/02;F16C33/78;F16D23/1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分离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重型载货车、工程车及城市公交车的离合器分离轴承。
背景技术
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无论是从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来考虑,低油耗、低排放的汽车都是节约型社会发展的需要。汽车轻量化技术是汽车节油的重要手段,试验表明:汽车质量每下降10%,油耗约下降3%~5%。离合器分离轴承是车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件,现有的离合器分离轴承大多为铸造碳钢材质,重量较重,同时结构上面也较为复杂,如能进行有效简化,则可较好地对轴承进行减重,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离合器分离轴承,该轴承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较低。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离合器分离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在内圈与外圈之间通过保持架设置有钢球,其特征是:外圈外端连接有分离套筒,所述分离套筒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内圈外侧设置有波形弹簧,波形弹簧一端延伸至分离套筒处,并固定连接于分离套筒的限位槽上,所述波形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内圈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圈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通过分离套筒端面压紧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槽呈锥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圈呈圆环状,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分别设置于外圈两端相应的环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在生产制造时能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本产品具有较好的自润滑功能,避免在频繁的分离过程中,出现滑动不平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离合器分离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2中,包括内圈1、第一密封圈2、外圈3、保持架4、钢球5、第二密封圈6、波形弹簧7、分离套筒8等。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离合器分离轴承,包括内圈1、外圈3,在内圈1与外圈3之间通过保持架4设置有钢球5,外圈3外端连接有分离套筒8,所述分离套筒8上设置有限位槽8.1,所述内圈3外侧设置有波形弹簧7,波形弹簧7一端延伸至分离套筒8处,并固定连接于分离套筒8的限位槽8.1上,所述波形弹簧7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内圈1外侧。
所述外圈3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6,所述第二密封圈6通过分离套筒8端面压紧固定。
所述限位槽8.1呈锥形状,便于波形弹簧7的连接固定。
所述外圈3呈圆环状,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6分别设置于外圈3两端相应的环槽中。
本实用新型产品中的分离套筒8内圈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可以设置多个,如圆环槽、弧形槽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本实用新型离合器分离轴承工作时,分离套筒8在一轴套管上往复运动,采用新材料的分离套筒座,具有自润滑功能,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导致一轴套管提前磨损,不需要定期对内孔进行加油润滑,减少人工成本,且采用了新材料,分离轴承的质量比原先降低10%以上,大大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民联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民联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4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