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然气喷射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2402.4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3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剑;黄波;阳方莲;邓闳;李燃灯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栾美洁 |
地址: | 2012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气 喷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具体属于一种针对重型柴油发动机改装的天然气喷射阀。
背景技术
天然气作为发动机的一种新能源,能够有效地降低车辆的排放,减少污染,节约成本。天然气喷射阀属于发动机燃料供给部分的关键部件,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定时定量为发动机提供燃料补给。
目前,市场上的天然气喷射阀供应商主要包括KEIHIN和Bosch,其中KEIHIN的天然气喷射阀工作最大压力为4Bar,流量小,而Bosch的天然气喷射阀工作压力为7Bar,流量也较小,这些喷射阀由于自身特性的限制都只适合于中小排量的车型。在重型柴油发动机改装的大排量车型中,要求天然气喷射阀工作压力大、体积小、流量需求大、密封性好且响应快,前述喷射阀根本无法适用,而目前这种天然气喷射阀在国内也尚属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改装的重型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压力大、气体流量大、密封性好且响应快的天然气喷射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然气喷射阀,包括阀芯、阀芯壳体、线圈组件、进气嘴、出气嘴、弹簧和限位芯棒,其中线圈组件包括线圈和线圈骨架,所述阀芯壳体一端与出气嘴连接,另一端与进气嘴连接且位于线圈组件内,所述阀芯安装在阀芯壳体内,所述限位芯棒安装在进气嘴内且与进气嘴过盈配合,所述弹簧一端抵在限位芯棒上,另一端抵在阀芯上,所述阀芯的外径为4-10mm,所述阀芯壳体与进气嘴的连接处设有阻磁环。
在上述结构中,阻磁环、阀芯壳体、进气嘴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且位于线圈骨架的内腔内,保证了气密性,同时阻磁环改变了磁路的路径方向,使磁路更多地经过阀芯,有效地提高阀芯的电磁力。
在上述结构中,阀芯的两个端面硫化有橡胶垫,线圈断电时阀芯一端的橡胶垫与出气嘴接触,线圈通电时阀芯另一端的橡胶垫与进气嘴接触。更佳的,所述阀芯靠近进气嘴的端面在轴线方向上位于线圈的中间位置。
在上述结构中,与阀芯壳体内腔接触的阀芯外表面具有耐磨涂层。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阀芯壳体和出气嘴通过激光焊接,保证气密性。
其中,所述阻磁环由非导磁材料制成。
此外,线圈组件安装在线圈外壳内,该线圈外壳与阀芯壳体过盈装配在一起。
其中,阀芯靠近出气嘴的一侧设有四个侧向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喷射阀中阀芯结构和磁路进行改进,不但提高了喷射阀的工作压力和气体流量,而且保证了整个喷射阀的气密性和阀芯开启的响应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天然气喷射阀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天然气喷射阀的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天然气喷射阀的出气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天然气喷射阀的进气嘴、阀芯壳体和阻磁环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为出气嘴;2为阀芯壳体;3为阀芯;31为第一橡胶垫;32为第二橡胶垫;33为侧向孔;4为线圈组件;5为电气插头组件;6为线圈外壳、7为进气嘴;8为限位芯棒;9为弹簧;10为阻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然气喷射阀,如图1所示,包括阀芯3、阀芯壳体2、线圈组件4、线圈外壳6、进气嘴7、出气嘴1、弹簧9和限位芯棒8,线圈组件4包括线圈和线圈骨架且安装在线圈外壳6内,该线圈外壳6与阀芯壳体2过盈装配在一起。进气嘴7和出气嘴1设有轴向通孔,保证气体流通。阀芯3具有轴向盲孔,其靠近出气嘴1的一端设有与轴向盲孔相连通的四个对称的侧向孔33。
阀芯壳体2一端与出气嘴1连接,另一端与进气嘴2连接且位于线圈组件4内。其中,阀芯壳体2与进气嘴7的连接处设有非导磁材料制成的阻磁环10,如图4所示,阻磁环10、阀芯壳体2、进气嘴7通过激光焊接为一体,同时阀芯壳体2与出气嘴1也通过激光焊接,这样保证了气密性,而且阻磁环改变了磁路的路径方向,使磁路更多地经过阀芯,从而有效地提高阀芯的电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24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冷却液升温辅助系统
- 下一篇:单缸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