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山茶油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5621.4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2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忠;姜贻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荣林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5/21 | 分类号: | B01D25/21;C11B3/00;A23D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杨建新 |
地址: | 5147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山茶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山茶油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山茶油是一种从山茶籽中榨取的优质食用油,从山茶籽中榨取的山茶油中含有一定的饱和酸脂,这些饱和酸脂在低温时会凝絮,使山茶油变得混浊,影响山茶油的质量。因此,现在精制的山茶油一般都会对榨取的山茶油进行过滤提纯,去除山茶油中的饱和酸脂。前一般是采用板框压滤机对山茶油进行过滤,得到较为纯净的山茶油。板框压滤机中一般都有多个过滤板框,每个过滤板框上都设有一个出油口,每个出油口都连接集油装置,将过后的山茶油集中输送到储槽中,现有技术的集油装置一般为一个敞开的金属U型槽,这种敞开的 U 型槽与空气直接接触,空气中的水汽和灰尘等杂质容易混到山茶油中,对过滤后的山茶油产生污染。目前,山茶油的精密过滤通常使用的设备为板框过滤机,现有的板框过滤机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过滤单元,每个过滤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滤板、过滤介质和滤框。用现有的板框过滤机进行山茶油过滤,由于山茶油的固体颗粒过于细小,过滤效果较差,需要多道重复过滤,才能使山茶油达标,这样既耗时又耗力,过滤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可以避免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混到已过滤的山茶油中,能有效过滤茶油中的饱和酸脂的新型山茶油过滤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山茶油过滤装置,包括有油罐、板框压滤机和储油装置,所述油罐底部设置有出油口一,从油罐中流出油,所述板框压滤机设置有进油口,把油流进板框压滤机,油罐底部的出油口一通过输油管一与板框压滤机的进油口相连,通过输油管输送油,所述油罐底部的出油口一的高度高于压板框滤机的进油口的高度,通过高往低留可以利用重力将山茶油引入压滤机中过滤,所述板框压滤机内设置有层叠设置的一个以上的过滤单元和集油装置,过滤和过滤后的收集,所述每个过滤单元包括有滤板、过滤介质和滤框,所述过滤介质由两层油脂过滤布和夹持于两层油脂过滤布之间的一层滤纸组成,过滤山茶油,所述每个过滤板框上皆设有一个出油口二,出油速度快,所述每个出油口二都与集油装置密封连接,所述集油装置为密闭管式结构,能够有效避免空气中的水汽和灰尘等杂质混到已过滤的山茶油中,所述集油装置通过输油管二连接储油装置,储存过滤后的油。
作为优选,所述出油口一与进油口的大小相同,输送油时不会堵塞。
作为优选,所述储油装置大小等于三个油罐大小相同,一个储油装置可以装下多个油罐过滤后的油。
作为优选,所述油脂过滤布为棉纤混纺油脂过滤布,过滤油脂。
作为优选,所述集油装置形状为长条形,可以一次性的把每个过滤板框上的出油口二出来的油都流到集油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有油罐底部的出油口一的高度高于压板框滤机的进油口的高度,用泵来输送山茶油会产生热量,将油罐设置在高处,利用重力将山茶油引入压滤机中过滤,由于不使用泵来输送山茶油,储油罐山茶油中凝结出的饱和酸脂在过滤输送时不会再解冻混在山茶油中,能够有效过滤分离茶油中的饱和酸脂,从而提高山茶油的产品质量,由于设置有板框压滤机内设置有层叠设置的一个以上的过滤单元,由两层油脂过滤布和夹持于两层油脂过滤布之间的一层滤纸组成的过滤介质,用其过滤山茶油,只需一次过滤便可使山茶油达标,由于设置有集油装置为密闭管式结构,能够有效避免空气中的水汽和灰尘等杂质混到已过滤的山茶油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山茶油过滤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山茶油过滤装置的板框过滤机过滤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荣林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荣林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56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