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蓄能器的卸载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5190.1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6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煤矿机械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20/00 | 分类号: | F15B20/00;F15B1/02;F16K11/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蓄能器 卸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卸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蓄能器的卸载阀。
背景技术
目前的卸载阀有机械式和电液式,机械式卸载阀只能实现液控卸载,并且压力波动值较大,同时由于只能通过手动调节卸载压力,调压步骤复杂繁琐,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因为不能及时调压,出现负载启动与负载停泵,不能实现空载启动与空载停机,极大的影响了泵站的使用寿命,并对电网产生极大的冲击。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电液式卸载阀,其只能通过切换实现电控卸载或液控卸载,而且当其电控卸载失灵或电控系统断电时,卸载阀不能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具有蓄能器的卸载阀,从而通过蓄能器的作用,可以方便的自动调整整体压力的平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蓄能器的卸载阀,包括卸载阀,所述卸载阀包括主阀组件和机械先导阀组件,主阀组件的蓄能器接头通过管路连接蓄能器,所述管路成折弯形结构,所述蓄能器内部储存气体;所述主阀组件的结构为:包括主阀阀体,所述主阀阀体中部设置有进液口,所述主阀阀体一侧部分别设置有出液口接头和卸载口接头,所述主阀阀体的另一侧部分别设置有蓄能器接头和工艺堵头;所述主阀阀体内通过主阀座安装有主阀芯,所述主阀芯底部通过过滤套安装推力活塞,所述推力活塞底部设置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设置有主阀弹簧,所述导向套底部为主阀螺堵;位于主阀阀体上部设置有单向阀座,所述单向阀座内安装单向阀芯,所述单向阀芯上部安装单向阀弹簧,并在其顶部安装单向阀螺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主阀组件内分别设置有四条液路,在主阀阀体端面形成第一控制液路、第二控制液路、第三控制液路和第四控制液路;
所述机械先导阀组件的结构为:包括机械先导阀阀体,所述机械先导阀阀体内安装机械先导阀阀座,所述机械先导阀阀座上安装机械先导阀阀芯,所述机械先导阀阀芯外设置有中间套,所述中间套上部设置有铜套,所述铜套内安装滑套,位于滑套顶部通过锁紧螺母和压紧螺套安装芯棒,所述芯棒上套有蝶形弹簧组,位于蝶形弹簧组外圆周面以及机械先导阀阀体上部套有筒,所述筒顶部安装调整螺套;位于机械先导阀阀体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上节流堵、中节流堵、下节流堵和第五控制液路,所述中节流堵与机械先导阀出液口连通;
所述第一控制液路与上节流堵连通,所述第二控制液路与中节流堵连通,所述第三控制液路通过下节流堵连通,所述第四控制液路与第五控制液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简便,卸载阀上连接蓄能器,通过蓄能器的作用,可以有效的保证卸载阀内部管路压力的平衡,大大提高了卸载阀的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阀组件的主视图(半剖视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械先导阀组件的主视图(全剖视图)。
其中:1、主阀组件;101、蓄能器接头;102、工艺堵头;103、单向阀螺堵;104、单向阀弹簧;105、单向阀芯;106、单向阀座;107、进液口;108、主阀座;109、主阀芯;110、第一控制液路;111、过滤套;112、第二控制液路;113、第三控制液路;114、推力活塞;115、第四控制液路;116、主阀弹簧;117、导向套;118、主阀螺堵;119、主阀阀体;120、出液口接头;121、卸载口接头;2、机械先导阀组件;201、调整螺套;202、筒;203、蝶形弹簧组;204、芯棒;205、压紧螺套;206、锁紧螺母;207、滑套;208、铜套;209、中间套;210、机械先导阀出液口;211、机械先导阀阀芯;212、机械先导阀阀座;213、机械先导阀阀体;214、第五控制液路;215、下节流堵;216、中节流堵;217、上节流堵;3、管路;4、蓄能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煤矿机械厂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煤矿机械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5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片传动机构、卡片传输装置及ATM设备
- 下一篇:幕墙安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