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散热翅片散热的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4554.4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7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郭保兴;牛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晋能艾斯特空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7/00 | 分类号: | F28D17/00;F28F1/12;F28F19/06;F28G9/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胡新瑞 |
地址: | 030032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散热 冷却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散热翅片散热的冷却塔,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工业水处理的重要设备,它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如电力、石油、化工、钢铁、建材等领域,是火力发电厂四大主机之一。
现有工业上,尤其是电力行业,使用的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有以下不利因素:
1、初期投资大。建造一台适用于600MW(塔高180米、直径150米)水泥结构的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的投资大约为12000万元,比同规模钢结构塔价高出30%左右。
2、重量大。建造一座适用于600MW间冷水泥结构的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塔体(塔高180米、直径150米),重量大约为85000吨,由于具有庞大的重量,因此对基础地质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地质较疏松的地方还必须打桩基来提高承载力,同时增大了投资。
3、施工周期长,施工场地大。建造一座适用于600MW(塔高180米、直径150米)水泥结构的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的施工期限最少需要18个月,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大型塔吊等设备,备料及操作等必须有足够大的场地。
水泥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有上述不利因素,使这种冷却塔在电力行业以外的工业领域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现有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只适用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通过冷却塔中的水与空气直接接触,进行传热和蒸发散热,把水中的热量传输给空气,这种冷却方式虽具有投资低、热交换效率高等优点,但最大缺点就是消耗大的水资源。
另外现有的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底部在严寒地区的冬季会出现冻结现象,冻结后的冷却塔不能进行正常工作,不仅对设备造成损坏,而且还给间接空冷系统的运行造成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散热翅片散热的冷却塔,该冷却塔适用于水资源匮乏的地区,采用高效散热翅片,散热防冻效果显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散热翅片散热的冷却塔,包括空冷塔本体,所述空冷塔本体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空冷塔本体的下部为进风通道,所述空冷塔本体的上部为风筒,沿所述空冷塔本体的底部圆周设置有一圈换热管束,所述一圈换热管束由多个换热管束单元首尾连接而成,所述每个换热管束单元均包括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竖直设置在换热管束单元内,所述换热管束单元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管束单元与换热管之间的空间内充满循环水,所述换热管的进汽口与汽轮机的排汽口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出汽口与锅炉的进汽口连通,从汽轮机排汽口排出的乏汽经换热管将多余的热量传递给循环水,所述循环水通过换热翅片将热量传递给空冷塔本体内的空气,所述空冷塔本体外部的空气通过进风通道进入空冷塔本体内,将空冷塔本体内吸收热量的空气从风筒的顶部排出;
所述换热翅片的结构为:换热翅片的宽度为0.3~0.35mm,换热翅片的截面形状为n形,换热翅片采用扁管,所述的扁管的壁厚为0.3~0.35mm,换热翅片的表面具有S形微波,在换热翅片的外表面设置有覆铝层,所述覆铝层的厚度为0.8~1.2mm;
所述风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通风天窗,所述通风天窗位于风筒的底部,通过开启通风天窗可减少从进风通道进入空冷塔本体内的空气量。
优选地,所述空冷塔本体的结构为:包括空冷塔基础、X柱和风筒,所述空冷塔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X柱和风筒均为双层框架钢结构,所述空冷塔基础设置在地面下作为地基,所述空冷塔基础上设置有多根预埋螺栓,所述X柱的下端通过预埋螺栓固定到空冷塔基础上,所述X柱的上端与风筒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X柱和预埋螺栓的连接处设置有X柱底板,所述X柱底板的两端套装在预埋螺栓上;
多个所述X柱环形设置在空冷塔本体内部,所述换热管束位于X柱外侧。
优选地,所述X柱的结构为: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中部交叉呈X形设置,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上、下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X立柱环形设置,相邻的两个X立柱通过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即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柱之间通过多根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柱之间通过多根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风筒的结构为:包括内径不同的多圈单元格固定垒加在一起形成若干层的钢架结构,每圈单元格均由数量不同的多个单元格首尾固定连接而成,每个单元格的外侧均设置有挡风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晋能艾斯特空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晋能艾斯特空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45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式冷却器壳体
- 下一篇:生物重油管道式冷却器